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元茂测试仪器美邦测试仪器◆玛莎百货M&S标准免费下载◆加拿大CAN标准免费下载
◆JC.PENNEY全套测试方法◆澳大利亚AS标准免费下载您的位置,联系cnfzjc#126.com▲耐日晒色牢度试验专区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jftwhy2006

[纤维分析/含量] 如何试验检测棉粘胶的混纺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6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4、最好用70度20分钟?(70度损伤显然比40度大,是否认为能用40度做的就不要用70度做了?)/ b& W; s; B  ]1 F
。。。70度是标准,40度也是标准,个人认为70度的操作性强些,40度其实很多粘胶都会不完全溶解,变成果冻。 个人认为有时做不出来的时候,1g对100ML也可放大些,比如150ML-200ML ,让粘胶快点溶解掉。$ t9 J: Z% X* _" R" B# _% C
3 n5 N) |8 E8 ]) C

/ N. \/ a+ O/ y( z0 m& F3 w6、显微镜做个参考比例数据(能否介绍一下有关系数和可行性)% Q$ y* l1 S! n
  曾经有个商检局在做棉和麻的时候,就是用显微镜量下直径,然后就出报告了,这让我瞠目结舌。我说“显微镜做个参考比例数据”我没有,这个仅仅是给厂方的参考数据,误差极大。有些有经验的老师傅看一下显微镜就能做出纤维的大概比例。比如30/70 , 80/20。   0 d* j& U* h. c( A/ x2 x$ W
  但是我想,如果做个横截面切片的话,即像标准上做棉和麻的方法,这个应该比较准,不过本人未做过比对,有兴趣的话大家共同探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6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happyqingming 的帖子

袜子测成份的话一般都是先拆,再根据不同纱线的成份,再用化学法测试。你拿整只袜子去做棉粘,黏胶不会溶不干净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31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 做过的一个样品,多次试验,竟然数据都有差异,也不知道因为什么 ?我采用的是75度30分钟,实验条件都是相同的,我感觉是因为样品的原因,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1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珠珠0535 的帖子

用甲酸氯化锌,70度20分种看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1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试试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10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用AATCC-20A…………" E' b3 q9 P6 ~6 @) J0 e8 G
59.5%的硫酸方法注意他后面的修正系数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5-7-18 11:06
  • 签到天数: 16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4-1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大家分享的经验,受益匪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5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60%的硫酸做,40度,振荡8分钟,一般情况看溶残都很好的,做的满理想的。遇到天丝/棉之类的,调高硫酸浓度,密度在1.5125左右,看情况的,有的振荡3分钟就好了。深色的都做退色处理后再做,浅色的有时数据不行,就用0.25%的HCL做前处理后再进行。( R/ e" @$ j) |& t% e, m
        有人说抽滤时困难,只要加点热水抽就顺畅了:D
    , j+ k( j6 g$ X+ c! [4 G9 Y5 i1 _      取样时我们都是把纱线拆散了,剪成1CM一段的# `' V; r! _# ?5 f; M0 e" m
         修正1.01(JIS标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11-11 09:13
  • 签到天数: 65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0-5-10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甲酸氯化锌法不理想的,可以用浓盐酸溶解粘纤或莱赛尔纤维,此时浓盐酸对棉的修正系数为:1.078,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3-17 14:1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9-5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dminsj 于 2009-2-25 21:12:00 发表; u  X) s6 I3 e% C- x
    这是GB/T2910-2997的一种做法,溶液是20g无水氯化锌和68g无水甲酸加水到100g,简单的说,一种做法是40℃溶解2.5h,另一种是70℃溶解20min(适用某些高湿模量纤维),详细过程和注意事项可在本论坛搜索GB/T2910-1997下载学习。  甲酸/氯化锌溶液的测试略有缺陷,容易出错,尤其对柔软整理的织物和活性
    5 `" o. ~& H; _  R' i
    你把公司的培训手册内容也放上来了,呵呵,有没有注册专利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7 10:31
  •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0-9-5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intertek_wx 的帖子

    感谢您夜如此深,仍然关心本论坛!本论坛有您这样的会员,实属荣幸。
    + O' X" p/ c& a/ o# u$ a7 m0 R+ }不过,看到楼上您一行回帖的文字,不禁万分诧异,也许您不是那么严肃,但是我们确实非常的认真啊:
    1 X. }+ r% S9 {8 d0 k& {
    ' _! O5 ]/ t. z9 b: P首先提醒您,关于论坛服务和管理问题建议到其他相应的版区交流。    其次,本人依据方法标准,引用其中检测方法的描述,自己临时组织的一段交流文字,何时成了“公司的培训手册”?  此中疑惑啊! 哪个公司? (本公司无,即使是,我们也不会注册专利的,呵呵): u: l3 K0 E& T- o' g8 B
    再补充一下,专利怎么注册啊? 欢迎对本论坛提出您的宝贵建议。
    / r* q! X, b/ B+ K# ~8 ]% F- s: i0 X6 N2 n1 E5 ^( O- F. f: ]& r
    有些不解,是故问之。建议通过论坛短消息回复,谢谢。. A- ~2 ]$ t6 O$ |  P
    《本不想在此复你,因为已经跑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6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纤维分析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 [  g3 S+ s% p& v, t/ i7 k所以菜鸟提问了. Z2 V/ h" C- Q. p; |
    记得在做棉和粘纤混纺的织物时; h3 w! D& g+ e8 w3 K) c
    能拆的就不说了啊,费那劲干嘛
    6 e) A+ Z) y% X" q! ^( Z3 M我们一般都用59.5%硫酸法
    ' |( p6 y2 y4 u0 s" S- q8 H我看各位大侠都没提到一个步骤就是把样品剪碎, A" r! a4 r7 l
    这个过程最让我痛不欲生,所以我记得很清楚
    9 m) T2 [! g0 j就是把样品都剪的像粉末一样,而且是越碎越好
    ; c8 b! A: ^1 z  E我剪的手都起泡了
    # N  q  E! L4 z9 j; W大家都没有说这么个过程
    + v/ u. i/ Y: j2 L, k- F是不需要呢?还是这个过程只是锦上添花的过程?
    1 w$ H5 J8 z9 ?7 c; X楼上有位同学说用两种方法都做了/ X% H( `% U9 j5 Y% C! O% x/ r
    效果还是不理想
    5 t9 ?" r; L7 o+ Y7 j* q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剪碎
      ?$ i/ T2 }" d* O$ C0 Z, c各位大侠怎么看呢?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3-17 14:1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9-8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dminsj 于 2010-9-5 1:17:00 发表
    : K0 x6 ]! H/ O# B1 v( x! U感谢您夜如此深,仍然关心本论坛!本论坛有您这样的会员,实属荣幸。/ {% M5 n( u. H! M) C& T7 ^1 z
    不过,看到楼上您一行回帖的文字,不禁万分诧异,也许您不是那么严肃,但是我们确实非常的认真啊:
    ; P, D" [& U* C$ e
    6 F7 F/ D/ c1 A5 Q3 H6 Y首先提醒您,关于论坛服务和管理问题建议到其他相应的版区交流。    其次,本人依据方法标准,引用其中检测方法的描述,自己临时组织的一段交流文字,何时成了“公司的培训手册”?  此中疑惑啊! 哪个公司? (本公司无,即使是,我们也不会

    $ _: @8 @9 V/ z5 w& Y) e  a5 j4 ?( g
    0 }) L8 W6 T+ e不愧为管理员,夜如此深,您还在电脑边关注大家的回帖,实属佩服!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8-7 09:13
  • 签到天数: 14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11-25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标准资料还是要保留一本的,一般的检测方法按照上面的做,还是比较准确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3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甲酸/氯化锌做的,有几次溶完之后的重量比溶之前还重,不知道为什么,烘的时间也够了的。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8-7 09:13
  • 签到天数: 14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3-24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上基本上销售的甲酸都是88%的甲酸,甲酸的标准浓度是多少?国家标准上使用68克甲酸,20克氯化锌,其中甲酸是液体,为什么不是毫升,而用重量,他这里说的甲酸浓度是多少的?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8-7 09:13
  • 签到天数: 14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3-24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CMGDTZ 的帖子

    那个标准里有要求剪碎???、、、   拆纱就可以了,剪碎的话损耗更大,更加不标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4-18 10: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逆风飞扬 发表于 2009-8-18 21:32
    0 e: N! Q4 Y5 _& l' `  g1.可以拆分的样品:8 J5 i% @' h8 h
    没话说,拆分。
    + F" z  N0 z. @' j$ _( d2.其中部分纱线有棉和粘胶纤维,而且这部分是有循环的:

    & Y* q% a; k1 Z/ M) ?8 f& {. ~是的,我以前也是这样做,难度很大,有时还会损失太多或没有溶解完全。时间很重要。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11-12 16:43
  • 签到天数: 93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8-6 16: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唉,看了这么多,结果依然,一句话——老大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10 22:4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6-1-5 21: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 苏ICP备17035522号-2 )

    GMT+8, 2025-8-26 13:08 , Processed in 0.0715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