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9-5-21 14:43 |
---|
签到天数: 14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本帖最后由 小鱼625 于 2014-12-23 16:02 编辑
, U F z2 x" q& Y- c6 i. O$ s- @! @1 H e- V8 E9 @
试验描述
- R" {, a5 Z) B T( t3 z1、一块有5个颜色的面料,成分为涤纶(占大部分),其它占少部分的是羊毛、腈纶、粘纤、棉、氨纶(不确定,但2位同事初步定性结果为无,氨纶产生的假阳性排除问题)
* X6 w8 P1 H. [6 b2、如果按照GB/T 17592-2011方法,正常检测为未检出;若按附录B的方法检出,检出物为4,4-二氨基二苯甲烷(101-77-9),本实验室检测含量为27ppm。 找了2家比对实验室,一家为日本公司(检出结果26ppm);另一家为权威国家公司,结果为未检出(N.D)。比对方法均按照附录B的方法操作,几种颜色混测。6 U$ \0 l& ~/ D2 g8 |6 Z8 o
; M3 t/ N' J+ c$ U问题:
# B* [9 J7 O. K% `* r8 p7 q1、国标GB/T 17592-2011方法附录B可选,若按照附录B操作,报告中须指明。所以,若报告出2种结果,都不能算错?标准上也没说明仲裁试验的规则,是否存在异议?
- r& Z$ E# ~9 T' v9 Z4 x" T2、欧标 EN 14362-1-2012 中明确指出涤纶产品的试验方法,结果报告出示检出,那么出口纺织品用国标的方法操作是否合适?) R( T4 b9 x- Q. F- p- L5 B) P
3、2家比对公司的差异,先自身找原因,再交流学习,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不明白确定是什么,是操作方法、操作手法、还是仪器问题?至今未找出原因,欢迎同行们交流学习。
1 V2 l8 E6 g4 t$ Z! ?# q4 D, q
! @9 ^" k( [7 o; [' ], y* k* }9 `, T8 |9 m) F: \
, X) ~5 N9 [/ Y; y s* Q, ^
) I7 A; H, d6 k6 z( e7 z3 ~$ Z# s9 R [6 C# y, I
+ R/ J, u& P5 o1 y$ u(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