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9-12 10:20 |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
浅析合成革与人造革的区别
R+ H+ L! S: o& s& ~' ^
, F4 j+ p3 j5 {0 Q8 T) N- K 在日常检测中,经常遇到人造革合成革材质面料,但是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鉴别方法标准或准确的定义,致使在出具报告时没有准确的依据,只能凭经验或习惯进行判断,由此造成标识混乱。因此,在相关鉴别方法标准出台前,确定合理的合成革与人造革分类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 L B, x1 `& W3 y9 q
- e( ] D" s5 V9 P v1 国内相关标准及文献中的定义及分类
" m# M% N3 P" b! j2 X5 J2 f1.1国内相关标准中的定义及分类$ t. W8 y: V3 k. S7 s. U
目前,国内与合成革人造革相关的标准大约有十几个,定义及分类方法主要依据为基层材料、涂覆材料以及生产工艺等几方面,详细内容见表1。这些标准中,只有GB 21902–2008[1]中对人造革和合成革有明确的定义。5 |1 y7 U, ]3 v
合成革:指以人工合成方式在以织布、无纺布(不织布)、皮革等材料的基布上形成聚氨酯树脂的膜层或类似皮革的结构,外观像天然皮革的一种材料;人造革:指以人工合成方式在以织布、无纺布(不织布)等材料的基布(也包括没有基布)上形成聚氯乙烯等树脂的膜层或类似皮革的结构,外观像天然皮革的一种材料。# N- `7 ]' z& h* N
1 q: ]5 z+ \ m) x c表1 国内相关标准中合成革与人造革的主要区别 序号 | 标准号 | 涉及的定义+ |, e6 s" ^- I" J
| 涂覆材料 | 主要底基材料
. j' M* |1 J) }1 R$ X& Y | 生产方法或工艺) g Y8 ^- p' l, b6 }) h4 l7 e& A
| 1 | GB 21902–2008 | 合成革 | 织布、无纺布(不织布)、皮革等材料 | 聚氨酯树脂 | 人工合成方式 | 人造革 | 织布、无纺布(不织布)等材料 | 聚氯乙烯等树脂 | 人工合成方式 | 2 | GB/T 8948–2008 | 聚氯乙烯人造革 | 平纹布或斜纹布为底基 | 聚氯乙烯树脂 | 压延或涂覆方法 | 3 | GB/T 24248–2009 | 合成革 | 无表述 | 无表述 | 无表述 | 4 | FZ/T 73028–2009 | 针织人造革 | 以针织布料为基料 | 合成树脂 | 无表述 | 5 | FZ/T 64012.1–2001& T0 b/ W" _5 }8 V& W
| 合成革 | 无表述 | PU和PVC涂层 | 无表述 | 6 | QB/T 1646-2007 | 聚氨酯合成革 | 针刺非织造布,具有中空藕状纤维结构的聚氨酯合成革 | 聚氨酯树脂 | 湿法加工 | 7 | QB/T 2958-2008 | 服装用聚氨酯合成革 | 针织布基或机织布基 | 聚氨酯树脂 | 干、湿法聚氨酯涂层工艺 | 8 | QB 1230-1991. | 聚氯乙烯尼龙布基人造革 | 尼龙布基或涤纶布基 | 聚氯乙烯树脂 | 压延或涂刮方法 | 9 | QB/T 2779-2006 | 鞋面用聚氯乙烯人造革 | 非织造布、针织布或机织布为底基 | 聚氯乙烯树脂 | 压延或涂覆工艺 | 10 | QB/T 2780-2006 | 鞋面用聚氨酯人造革 | 非织造布、针织布或机织布为底基 | 聚氨酯树脂 | 浸渍或涂敷、湿法凝固等工艺 | 11 | QB/T 4046-2010 | 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 | 无表述 | 无表述 | 无表述 | 12 | QB/T 2888-2007 | 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 | 海岛型复合纤维非织造布,具有束状超细纤维结构的合成革 | 聚氨酯树脂 | 湿法凝固 | " _9 b) U, T+ v, @
仅从定义看,基本可以认为合成革的涂覆材料为聚氨酯树脂,人造革的涂覆材料为聚氯乙烯等树脂,但是在标准“3.3 特征生产工艺和装置” 中出现的“聚氯乙烯合成革”又与此结论相反。同时,在其他相关标准中,人造革和合成革的基层材料、涂覆材料和生产方法相互交叉,无明确的分类原则,只是相关轻工行业标准中,合成革均以聚氨酯树脂为涂覆材料,人造革则以聚氯乙烯或聚氨酯树脂等树脂为涂覆材料。
^6 g& u3 s! z, N; s, X1.2国内相关文献中的定义及划分
( l! ]3 U$ }2 ]( U4 I6 Q 在中国,人们习惯将用聚氯乙烯(PVC)树脂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VC人造革(简称人造革);用聚氨酯(PU)树脂与传统织物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人造革(简称PU革);用PU树脂与非织造布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合成革(简称合成革)。这是在一些文献中[13-16]对于合成革与人造革的分类介绍。分类主要就是以涂覆材料和底基材料来划分:以聚氨酯树脂为涂覆材料且非织造布为基布的为合成革,人造革则以聚氯乙烯或聚氨酯树脂为涂覆材料且传统织物为基布的为人造革。但是此种分类方法与相关标准中的定义或分类有较大的差别。
' e$ S, h: Y6 g0 q6 b2 v" s! \ 文献中另外一种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人造革合成革专业委员会,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将人造革合成革分为PVC人造革和PU合成革。详见表2。其分类方法与GB 21902-2008中对于人造革和合成革有的定义基本相同。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定义或分类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f2 a" _5 c* W5 r5 ?
表2相关文献中人造革合成革的分类 PVC人造革 | PU合成革 | 普通PU合成革 | PU超纤合成革 | 生态功能性PU合成革 | PVC树脂、针织布、机织布、无纺布 | PU树脂、无纺布、针织布、机织布 | PU树脂、超细纤维无纺布 | PU树脂、无纺布、针织布、机织布 | 6 g6 i0 T' H; e$ H2 e/ f
因此,当前合成革与人造革的分类原则应当以GB 21902-2008中对于人造革和合成革的定义为基础,参照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人造革合成革专业委员会的分类方法,将人造革和合成革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分为PVC人造革和PU合成革。即以聚氨酯树脂为涂覆材料的称为PU合成革,以聚氯乙烯树脂为涂覆材料的称为PVC人造革。
G" Z9 j- `+ @ N( D* j
3 n& Q3 C, l. D# _! _: B, D: `* `& r2 目前相关的鉴别方法/ D9 M- C. k4 O% w- J- ~2 O9 ~. C
2.1 溶解及红外光谱分析
1 F7 |7 b2 E: y# w; A 一小块面料用乙酸乙酯浸泡20分钟,会出现三种情况: 9 H4 { S6 q# ^/ @1 Q( F/ o% f' z
(1)PU合成革溶涨;
; C( l: h; E: k0 }" b3 Q/ U(2)PVC人造革溶解;
0 }0 E. x1 c5 q. L(3)半PU合成革在乙酸乙酯中表皮溶涨,但是下一层溶解。用不锈钢镊子把溶涨的表皮镊出来放在过滤纸上摊平,然后用红外灯烘干(或晾干),再用红外光谱分析表皮。其他的部分可以用溶液在NaCl盐片上制膜,再用NaCl盐片和所制膜做红外光谱。) f- \; X# r3 U& z7 A
2.2 红外光谱法ATR技术(衰减全反射技术)
, x5 s4 [0 {7 S+ n# s: z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直接采集PU合成革和PVC人造革涂层的红外光谱,通过比较了两种革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对两种革进行了定性鉴定[14]。
2 v' l" s* e6 \7 q& x9 Y% z2.3 汽油浸泡7 Y3 @/ ~/ \* u5 }; D4 V
把一小块面料放在汽油中半个小时,然后取出。如果是PVC人造革,则会变硬、变脆,如果是PU合成革,则不会变硬、变脆。
+ b+ Z& [- `* g+ ^* J2 L' C2.4 燃烧法$ v! m1 ?+ C8 E1 ]0 ^# n
燃烧时,PVC人造革会冒绿烟,而PU合成革只是黑烟。- c( w" P3 K' S8 x4 M' ?- S: x
3 结论1 f5 S9 I C9 A. [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标准及文献,建议将以聚氨酯树脂为涂覆材料的称为PU合成革,以聚氯乙烯树脂为涂覆材料的称为PVC人造革,并可以通过燃烧、红外光谱、溶解等方法加以鉴别.
; \ Z- \$ u1 P. O6 }7 H# o0 N. l! z+ ~( D4 \% t: ~$ b
(中国纤检 朱小芬 李卫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