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课堂 | 什么是色牢度?
2 [+ a) F2 @/ l6 m
$ h2 O! j7 M2 m# I色牢度 (Color fastness)又称染色牢度、染色坚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
' I9 N( V2 q8 ?- G
/ ?. [2 U0 D! h" Z, c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b" ~) m3 t1 d
色牢度是指产品耐洗、耐摩擦性能。
4 v, a$ L; W8 W4 h7 K5 ]+ Y所谓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最常用的是耐洗、耐光、耐摩擦及耐汗渍、耐熨烫、耐气候等项。
0 K( Q3 X2 d" t! L6 m( e4 N
! }% R) B' g# ]9 G0 K9 q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及产品标准来确定检测项目,如毛纺织产品标准中规定必须检测耐日晒色牢度,针织内衣当然要测耐汗渍牢度,而户外用纺织品(如遮阳伞、灯箱布、蓬盖材料)则当然要检测其耐气候色牢度。 H" N5 ~/ s6 ]9 u
包括:耐皂洗色牢度(小样)、耐摩擦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实际洗涤色牢度(成衣、面料)、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唾液色牢度。8 J9 F" @ }5 p' H/ n) n
) Q; _. o! s: r S8 o1 H如何测试色牢度7 `, Z( o4 c2 E
水洗色牢度
4 z- O2 Z0 T1 O& D# G) b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经洗涤、清洗和干燥,在合适的温度、碱度、漂白和摩擦条件下进行洗涤,使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测试结果。其间的摩擦作用是通过小浴比和适当数量的不锈钢珠的翻滚、撞击来完成的,用灰卡进行评级,得出测试结果。 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不同的温度、碱度、漂白和磨擦条件及试样尺寸,具体的要根据测试标准和客户要求来选择。一般水洗色牢度较差的颜色有翠兰、艳兰、黑大红、藏青等。
$ B, v" ]1 [% a# N; v7 t2 J7 S. `+ o: }7 V$ D6 ~6 V
+ y \& @1 {. ?9 C: Y- }2 E8 V& b" f# u5 i4 R+ Y" _
干洗色牢度:同水洗色牢度一样,只是水洗改成干洗。) o9 F) ~; z6 @8 R6 [/ I
摩擦色牢度:
g! u) x9 M9 b. r将试样放在摩擦牢度仪上,在一定压力上用标准摩擦白布与之磨擦一定的次数,每组试样均需做干摩擦色牢度与湿摩擦色牢度。对标准摩擦白布上所沾的颜色用灰卡进行评级,所得的级数就是所测的摩擦色牢度。摩擦色牢度需要做干摩和湿摩两种试验,试样上所有的颜色都要摩擦到。 |3 N% J6 ~+ ~8 I: l# t2 i
日晒色牢度:
, I5 `1 Y R) i- c纺织品在使用时通常是暴露在光线下的,光能破坏染料从而导致众所周知的“褪色”,使有色纺织品变色,一般变浅、发暗,有些也会出现色光改变, 所以,就需要对色牢度进行测试,日晒色牢度测试,就是将试样与不同牢度级数的蓝色羊毛标准布一起放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日光曝晒,将试样与蓝色羊毛布进行对比,评定耐光色牢度,蓝色羊毛标准布级数越高越耐光。+ W+ a, M. J! G1 ^0 d
, e2 N9 v3 y5 }2 I+ \. {, Q: h
( B s/ ]' k5 `汗渍色牢度:) y) e9 D1 o% R, W: X1 [4 Q
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放在汗渍液中处理后,夹在耐汗渍色牢度仪上,放于烘箱中恒温,然后干燥,用灰卡进行评级,得到测试结果。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不同的汗渍液配比、不同的试样大小、不同的的测试温度和时间。
1 j. B, c5 W! p& B8 Q9 v水渍色牢度:
0 }* K' ~, w) t* ^) M以水处理试样如上测试。4 s: Z8 z4 h$ H2 y% g. a" o
氯漂色牢度:将织物在氯漂液里按一定的条件水洗之后,评定其颜色变化程度,这就是氯漂色牢度。
- W4 X9 Z7 ^4 b; w* r$ o1 L
: e( n8 j+ M; q5 i' g# F" O* m: Q7 c非氯漂色牢度:
" c1 m1 O& K, O T将织物在带有非氯漂的洗涤条件下水洗之后,评定其颜色变化程度,这就是非氯漂色牢度。8 a& x: [/ V$ s
压烫色牢度:& K% e- G/ d8 b, e+ z; V% S0 G* J
将干试样用棉贴衬织物覆盖后,在规定温度和压力的加热装置中受压一定时间,然后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热压烫色牢度有干压、潮压、湿压,具体要根据不同的客户要求和测试标准选择测试方法。
( B/ j% `& g3 I8 Y1 t
" k. I) Z( G1 W% A6 i# [% o色牢度测试的种类及牢度分析" ?$ x3 f' b' A3 @* z# K& _
染色状态变异的性质或程度可用染色牢度来表示。
3 s6 G/ F6 |' W% O( c( y% i$ ^1 r: d织物的染色牢度与纤维的种类、纱线结构、织物组织、印染方法、染料种类及外界作用力大小有关。+ P' h: V4 T! n1 {# @
' e" f# F: X0 u" X/ Y4 E/ ?色牢度的测试一般包括耐光色牢度、耐气候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等,有时根据不同的纺织品或不同的使用环境又有一些特殊要求的色牢度。, Q' H# a3 j" ~( Y+ M" m4 t
* O3 p: X4 F0 b: I通常进行色牢度试验时,是染色物的变色程度和对贴衬物的沾色程度,对色牢度评级,除耐光色牢度为八级外,其余均为五级。% N/ n8 h& x I) \' g5 [
6 T# T6 M' @. o$ c& U
级数越高,表示色牢度越好。
# }; }% G! A) L1:日晒牢度
7 O/ X' [. C) g- t日晒牢度是指有颜色的织物受日光作用变色的程度。其测试方法是模拟日光照晒后的试样褪色程度与标准色样进行对比,分为8级,8级是最好成绩,1级最差。日晒牢度差的织物切忌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宜于放在通风处阴干
, S c7 M7 T! ^- E6 r- p5 ?2:洗涤牢度
7 g5 w1 ~$ s% L: I- Y% t水洗或皂洗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洗涤液洗涤后色泽变化的程度。通常采用灰色分级样卡作为评定标准,即依靠原样和试样褪色后的色差来进行评判。洗涤牢度分为5个等级,5级最好,1级最差。洗涤牢度差的织物宜干洗,如若进行湿洗,则需加倍注意洗涤条件,如洗涤温度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等。7 V" H) a1 I q% D- R
3:磨擦牢度
+ z+ c1 H( a2 n! k0 z3 \4 x) m磨擦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磨擦后的掉色程度,可全为干态磨擦和湿态磨擦。磨擦牢度以白布沾色程度作为评介原则,共分5级,数值越大,表示磨擦牢度越好。3 w* T* v1 a: `) S& L5 Q, H( c
4:汗渍牢度
0 _, c Z( E7 B1 s! A7 b2 D; S/ r! i汗渍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小浸汗液后的掉色程度。
0 U5 _" Q' U. O7 a' v" ~7 E4 y. {5:熨烫牢度
0 D c$ [6 i% d/ r' s9 x是指染色织物在熨烫时出现的变色或褪色程度。! Q2 w0 E) ~" `$ ?
9 x1 ^& P4 G% Z0 ?$ u4 @; R
6:升华牢度4 X' M9 s" y9 _% u4 ]% _0 r; a( j
是指染色织物在存放中发生的升华现象的程度。正常织物的染色牢度,一般要求达到3-4级才能符合穿着的需要。
X: y3 c; G1 L* t2 n: @
" f3 h- N8 A$ }: i/ X: z" D+ S提高染料固色牢度的方法
8 b) N8 q% t9 l8 \0 }* J7 k/ Q有些染料虽然可以染出比较鲜艳的色泽,但由于染料上带的水溶性基团,使湿处理牢度不佳,褪色和沾色现象严重,不仅使纺织品本身外观陈旧,同时染料脱落下来会沾污到白色或其他色泽的纤维上,产生沾色、搭色现象。
% t/ e( M! Z) k: F [, f2 B! L2 N3 B
另外,尽管活性染料可与纤维素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但在染色中,若存在水解染料或对未键合的染料皂洗不充分,也会使湿处理牢度下降;另外,与纤维已形成共价键的活性染料还可能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分解断键,以及耐氯色牢度、耐汗渍牢度、耐日晒牢度不足等问题。
8 s2 I( I8 l. G) Z& ?; P0 Y) Y8 r
为了改进织物色牢度,可以进行固色处理,这些可以提高各类染色牢度的助剂称为固色剂。
, ?- y6 i2 M$ ]6 J' E; |$ M/ W# q9 Y9 @# }3 a
2 ?6 }, Y- [( a! v, V固色剂固色原理
& C$ I. S6 ]2 `7 N0 R在织物上生成不溶性色淀,封闭可溶性基团,使织物上的染料遇水不易溶解脱落,达到提高湿处理牢度的目的。但这些固色剂固色后,易使织物的色光发生变化或引起日晒牢度下降。
& T$ D3 {0 s0 q! r X在织物上生成网状薄膜,以阻止染料脱落。
+ x2 w, a$ \% z* H* I: |2 F, T) A i利用固色剂分子中的反应性基团,与染料分子上可反应的基团以及纤维素分子上的羟基交联,达到提高染料在纤维上的固着效果。
% m v4 D. n1 ~ H: v1 D- G利用固色剂与纤维的分子引力,增加固色剂的固着强度,从而提高染色牢度。
* q) x8 x* K" p! M( a
0 J' T" a7 J, h* X/ K1 M* ~3 N9 g" b; H" |" g
详情请登陆中织源网
' `0 U% O, r$ D2 G8 S3 G' _( H8 ]http://www.yzzao.com/
2 ]& c- U0 d w1 G( B了解精彩活动详情信息( _; b O8 [6 T! B2 v
或拨打抢购热线:0595-68283353
9 \1 @' m* |) i" M: A服务热线:400-962-5828
" v0 T* \7 c% G6 R q; a" ^" @17750101951(微信同号)
1 n; q; v# _ u5 J
9 q8 F2 T7 e! w,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