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 针织机械:智能联机正加速进入针织车间
. u( l! @' n% T3 y: E) J" N+ m2 T% k E7 X* Q) w/ }
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祝宪民带队的产业三部调研组一行6人,在为期一周的调研中实地走访了浙江、福建两省的十余家针织设备企业,产品涉及电脑横机、大圆机、经编机及相关控制系统等。从与企业交流的情况来看,虽然企业面对着各种困难,但大都在依托自身优势寻找新的市场机会。8 J9 e' k C4 |! C7 g
# q9 i' _6 o, h4 s5 J O" C1 W
▶ 下游需求已相对饱和, C7 \, g, H0 D- l
1 g9 P C+ H- S0 f7 O: U
' Q% ~+ r0 S6 e: S/ |9 ~" s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电脑横机的领军企业以及公众企业,其运行状况备受行业关注。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该公司2014年营业总收入约7.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0.48%;利润呈负增长,且降幅显著。" r- X! o" \( b* ?
" N8 [" A, L/ b7 Y
1 f7 K: y/ S# t$ r* \6 S1 G$ d 事实上,宁波慈星在电脑横机上的经营表现可以代表该类生产企业的普遍生存状态。就国产横机当前生产规模和保有量来看,横机市场的下滑是意料中的事情。
0 u. m( g! m# l9 h' {$ V! ~' ?1 p+ y2 _% Z: B* z
Q+ f6 g+ W+ P3 n- \3 v! E g 作为横机控制系统的重要供应商,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此早有感受,在他们看来,在过去几年国内大规模刺激政策下,透支了市场消化能力,以致电脑横机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与此同时,国内电脑横机产品存在的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等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了产品市场。9 L# D6 ]( i3 c0 m" ~. g2 B# W5 P
% p3 m+ h# a% H2 N+ o
% H$ O# V$ `! c
同样,在针织大圆机领域也有类似的状况。福建省泉州市有70多家大圆机生产企业,地区大圆机产能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在调研中,企业纷纷表示,领域内同质化现象严重,产能过剩。
8 y8 Q7 K1 F' ?! B& V0 I$ e4 Q0 N" x) S |" U
5 q( ]' }! j& `5 I5 V# Y# }% j 据泉州卜硕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震介绍,2014年卜硕销售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而原因主要在于产品价格的下降。为此,黄立震表示,就当前的市场状况,企业不能再求数量上的增长了,必须加快转型,加大差别化产品生产,做出自己的特色。
$ l7 Q: \/ h- z! u- M. ^
( t* L4 M' `, K7 ?; y
" W/ h9 f6 {' q! n; T% m; | 福建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在2014年也同样感受到了市场开始转冷。在企业分析看来,主要原因还是随着经编机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保有量,使得下游企业对设备的需求处于相对饱和状态。
: _0 @9 U3 ?1 L& H s; [1 E, q9 ]% X2 S; t; }
2 U' n" [+ r. W! @! y0 X▶ 智能化生产顺势而为
# g5 F: W" n1 e5 V1 m& Q5 J, p" ]7 N7 J" n, v( N4 ]
4 d ]5 \# ]: {# k 很多企业应对困境的方法是“节流”,靠保存实力过冬。不过,有的企业则认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该如何求?
9 o3 r& Z7 Y0 ^2 q1 H5 I
2 I, u7 j& I8 _+ K$ ~7 W9 j- `) s5 k6 g* ?# |
佰源机械的针织机生产制造车间
: s) h6 C1 r: A; v% q. o 智能化作为行业发展大势,行业企业已经纷纷从各自所属领域入手推进这一进程。据泉州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正在打造“针织大圆机智能化车间”,在未来三年实现断纱自动接头技术。借助国家“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企业分别从智能化、控制、自动化及机器人操作进行研发。目前,该公司研发的“系列大圆机控制器”,在远程控制、跟单管理、数据统计以及效率分析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成果,并已实现500个机台集中控制。
3 [9 P; P) ^; O) v: F4 f6 ?6 [3 k" {9 K: e
( A: u% L1 j& n+ G) q, U+ m( ` 此外,佰源公司同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合作的“针织大圆机机架机器人自动装配线”项目,将大幅提升企业的制造能力,预计8个工人的任务可由2人完成,8人2小时的工作量将借助机器手在30分钟内完成。6 h3 a/ _6 R4 E# y" f: `: Z9 [- ]
5 d# d% ^) B9 @( s& t1 o: w% w
y! D; w, W3 u* T 宁波慈星也在进行智能化产品项目,据了解,企业通过与德国库卡、日产川崎、安徽埃夫特公司的合作,实现了机器人领域的突破。
0 \ {9 D+ |: |; S+ B5 t) r" x! Q" ?% u R( \( N; m
4 B* i6 g" o; c' U+ n: Q7 Z" z+ k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着力为下游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产品技术。据该公司董事长杨维坚介绍,企业研发的F4000横机智能控制系统,能为下游企业的设备性能和应用稳定性提供更大保障。此外,企业也在推进“纺机网络监控云平台”的应用,这些产品技术都与当前的市场需求方向紧密结合起来。3 n9 ]' c" x- q1 |; F+ `
1 B2 F" V$ W( i# T' S9 N3 {" F! s: ]6 }0 D& n- K' W
▶ 寻找新的转型空间
; w) a. `: L1 N/ o+ c
& m7 {5 F1 G/ |$ i9 G6 ?. F! T& O
0 v( G+ X5 Q. o- i0 \8 g0 x 除了技术创新,不少企业还从针织产品的发展趋势中谋出路。比如卜硕机械,从大朗等地的企业转型看到大圆机替代横机存有一定的市场机会,且从针织面料的流行趋势中寻找到了企业设备改造、创新的方向。
: \, Z1 H' I7 O/ a8 ^' x, P# A4 D) [1 \
0 s$ [% ^ x+ _ 在慈溪太阳州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调研中也有类似的发现,据企业了解,未来盛泽地区也有可能会出现圆机替代织机的状况。2 [1 A' d" s7 `
9 J! o6 Z' i) p/ Y
) Y0 p2 F- U; f: R 当然,还有的企业在努力从多元化方面寻找机会。比如飞虎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发力数码印花设备,且产品已经基本成型。
. }* G8 C H9 b: P/ f( c6 R+ h
& s: N1 y5 W( p& P9 a+ g
/ _2 s9 u z4 S! } 总的来看,针织行业在近几年的表现挺抢眼,未来前景也不错。若能针对针织企业需求找到突破口,针织机械的发展也会迎来新的风口。3 { K6 a- T" T9 E0 [
文章来源:针织工业 4 ]/ ^. I, ^8 i2 o: l) b) d# _
! G. R8 H$ w: {! j$ V
$ n n3 L) B- c. |$ R扫描二维码进入佰源机械官网 - n: `. c6 i# Y' a1 @
咨询热线:86-595-22478108
: t) w% P# i% U1 _3 r* Z
; n1 H$ c, b) U9 d# {
" K( G, @$ N, S7 o& m, u
. |" K. p. p5 K2 i0 g% G8 e: M+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