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中存在过量甲醛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对纺织品中的甲醛进行检测,首先要关注纺织品甲醛的来源及限定。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纺织用甲醛树脂开始在面料整理中使用,主要应用在防缩水、抗皱、防水、防退色、阻燃处理等后整理。以及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和改善手感等需求而在助剂中添加甲醛。 甲醛对人体健康会造成损害,在加工纺织品时,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尽量减少纺织品中游离甲醛的含量。这可通过合理选择整理剂、调整整理工艺和配方以及使用甲醛捕捉剂的手段达到目的。 依据GB18401-2010对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为:20ppm(24个月以下的婴儿);75ppm(直接接触皮肤);300ppm(非直接接触皮肤、室内装饰)。 . P9 y5 W2 V9 q/ X( c+ T% D
甲醛含量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甲醛含量的测试是一项操作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测试,目前国内外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乙酰丙酮比色法,GB/T2912也不例外。该标准自发布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各方反映良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在实际测定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对待。
/ \2 b; n6 R4 F 甲醛标准溶液的标定 目前,标准中最大的问题是甲醛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由于标定难度大(目前国内外有关甲醛含量的测定防范标准中的标定多采用碘量法,虽然也可用pH值法滴定,但是增加操作程序,且要既快速又准确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很多检测机构都是向标准物质研究部门购买。
5 u4 w; \+ j7 Y; x: i2 T2 M 吸光度范围的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若被测试样的吸光度太大或太小,都可能产生比尔定律偏离。因此在吸光度测定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吸光度范围。而且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对仪器的吸光度线性动态范围的检测,并注意通过改变吸收池厚度或者待测试样的浓度,使被测吸光度读数处在仪器的吸光度线性动态范围内,从而减小比尔定律的偏离,以求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 v9 K' [$ e' W& k5 o% g6 t y7 `% A, m6 p 双甲酮确认试验 标准指出:如果怀疑吸收不是来自于甲醛而是受其他因素影响,则需用双甲酮进行确认试验。双甲酮因能与甲醛形成不溶的缩合物,可作为检验甲醛的特性试验。是否要进行确认试验由检测人员自行决定。这里要指出的是,标准中未对确认试验结果的处理作详述。显然确认试验结果无非为以下3种: 一是双甲酮与甲醛发生反应,此时来自412nm的吸光度完全消失。说明吸收确实全部来自甲醛,原甲醛含量结果不变。 二是双甲酮未与甲醛发生反应(即溶液中无甲醛)。此时来自412nm的吸光度依然存在。说明吸收不是来自甲醛,推翻原甲醛含量结果。 三是双甲酮与甲醛发生反应,但来自412nm的吸光度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仍有一定的吸收,此吸收值记为An,说明吸收部分来自甲醛,部分来自非甲醛的其他因素,此时应重新计算甲醛含量,即从原吸光度值中减去来自非甲醛的其他因素的吸收值An。然后根据新的吸光度A值计算甲醛含量。 4 A1 W* j1 B" I: Z5 U6 m1 Q2 O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校准 各实验室用的分光光度计型号很多。型号不同,仪器的性能、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等也各有所异,这就要求使用者能熟悉所用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包括使用前的预热、调零与透过率正确选用灵敏度挡和比色皿。定期校准仪器波长等,使用者要根据仪器说明书提供的方法每半年最长一年对波长进行一次运行校验。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无误。 甲醛含量测定是目前纺织品检测项目中比较复杂的一个,涉及到化学分析基本理论和多种基本操作技能,这对于未受过系统化学分析培训的一般试验人员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甲醛含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监控指标。随着绿色消费观念的普及,人们日益重视生态纺织品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流,这必将推动我国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测试标准的建立健全。
: m, k5 q [5 b (河北省高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赵景贤)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5年9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