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时尚媒体圈的“大姐大”,美国《VOGUE》杂志主编、康泰纳仕集团艺术总监Anna Wintour第二次造访北京。其间,在与郭培、Lawrence Xu、Masha Ma、马可以及Uma Wang等几位中国颇有名气的时装设计师会面之后,Anna Wintour毫不客气地说,她并没有看到中国时装设计师有什么成长,甚至认为他们的设计和全球市场还有相当的距离。 对Anna Wintour的语出惊人,被质疑没有进步又远离市场,不知道国内的设计师作何感想。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大名鼎鼎的时装设计师如何挣钱解决生存问题的呢?究竟中国的时装设计师是不是真的游走在市场之外? 明星营销,赔本赚吆喝? 从创办独立品牌的那天起,时装设计师们对独立品牌的定位都非常高,有的名气大的设计师甚至还打出了处于时装设计领域最顶端的“高级定制”旗号。当然,他们设计的衣服定价自然也低不了,一套衣服动辄几万,标价数十万的设计也并不稀奇。 在如此高昂的定价策略之下,想要赢得客户并让他们欣然为自己的设计买单,这并不容易,但是既然是顶级的时装设计师,他们当然会有一套自己的办法。 设计师们通常会借助演艺名人进行推广,通过各种社交手段把自己的作品“披”到政商名流或演艺名星的身上,尤其是即将出征各大电影节红毯仪式的女明星。如此一来,经过明星曝光、媒体宣传和民众关注,设计师的高级定制时装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高昂的价格也自然有了“合理的价值”支撑。 在过去的几年间,这的确是时装设计师挣钱的一个好方法。不过,从业资格较早、且拥有大量优质客户资源的郭培却对此非常反感。在她看来,那些名气不足、客户资源稀缺的年轻设计师成群结队地把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计报酬地送给明星们使用,在获得关注的同时却失去了最有市场潜质的目标客户人群,这会给时装设计乃至整个服装行业带来不可治愈的伤害。 设计,不能只为迎合社会 对于中国的时装设计现状,曾有媒体进行过这样的总结:在设计不受重视的消费观念下,中国消费者只愿意为材料成本与工人的劳动时间这两样非常现实的东西掏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时装设计师开始四处寻找成本昂贵的面料,他们不辞辛劳地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炼新的设计语言,攫取新的设计灵感和元素,进而以纷繁复杂的绣花、绣片来增加作品的价值。 其实,早在二十年前,欧美国家的时装设计师也曾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浓厚兴趣,但他们把那些文化元素转换成了经典的时装设计,和西方的设计师相比,这种对一个民族的文明、对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进行“设计”的功夫恰恰就是很多中国设计师所欠缺的。 即便是名声在外的顶级时装设计师,也必须依靠某种工艺或者某种只有中国才有的材料才能引发关注,获得成功,这在当下国内的时装设计业内已经被当作是一种“共识”。在这种“奇怪的共识”下,设计师们沉迷于谈论繁复的绣法、费时的劳动以及价格不菲的材料,而不是钻研设计与版型。 总结而言,在社会消费观念和商业体系不成熟的现实环境下,中国的顶级时装设计师只能用一种迎合社会的方式来做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解决设计师的生存问题,坏处是让他们的设计很少和社会主流消费人群产生联系。这或许就是中国顶级时装设计师被质疑远离市场、水平进步缓慢的原因吧。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 j/ p# {; D4 s;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