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测量设备进行计量确认的程序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种测量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监视与记录装置、转换或显示仪表,检定、校准等计量确认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外部供方控制程序》
《测量设备确认标识控制程序》
《不合格控制程序》
《测量环境和数据修正控制程序》·
3 目的
为规范公司的计量确认工作,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4 职责
4.1质管部是公司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4.2质管部专职计量人员负责测量设备的具体计量确认工作。
4.3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和人员应协助质管部专职计量人员做好各项计量确认工作。
5 控制程序
5.1 总要求
通过实施计量确认所有测量结果都应溯源到SI单位标准,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溯源到国际上承认的相关领域的其它测量标准。计量确认控制过程的输入是测量设备,输出是测量设备的确认结果。计量确认工作的三个步骤为:
a) 检定或校准:就是按照量值溯源要求,通过国家法定测量标准及其装置测出被测测量设备的实际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
b) 验证:分两种情况,
①将被确认测量设备的实际校准得出的技术参数与该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如测量范围、准确度/最大允许误差、功能用途等方面的适宜性)进行比较。如果被确认测量设备的实际具体技术参数满足该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则验证通过,即“计量确认”结论为“合格”。对该件测量设备可填发合格标签。
②将测量过程需达到的计量要求(如测量范围、准确度/最大允许误差、功能用途等方面的适宜性)与所配置的测量设备进行比较。如果配置的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的要求,则验证通过,即“计量确认”结论为“合格”。对该件测量设备可填发合格标签。
c) 标识:如果该测量设备经验证后其技术参数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则验证通过,即“计量确认”结论为“合格”,可填发合格标签。“计量确认”的间隔可根据测量设备的示值稳定性、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等因素由企业自行确定。
5.2计量确认的实施
5.2.1
每一年度,质管部的专职计量管理员应编制《测量设备年度周期确认计划表》,经管代审批后作为次年度开展计量确认的依据。
5.2.2
需要周期委外确认的设备由质管部专人负责送检或联系检定机构下厂检定或校准。
5.2.3
若公司今后建立自校项目,对于公司实施自校的测量设备,专职计量技术人员应参照《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范编写规则》和《JJF1071-200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依据测量设备的说明书、使用要求、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编写自校办法,经过部门负责人审核,计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5.2.4
对于一般指示和作为工具使用的测量设备,可采用一次性确认的方式进行计量确认,或对设备的外观、用途和显示指示等进行功能性检查。在设备寿命周期内如未发生异常,可以不再进行周期性确认。
5.3 测量设备在有效期内的核查和比对的实施
5.3.1
测量设备在使用时,按其重要性和使用的频繁程度,使用部门应对设备进行周期核查、日常点检其功能情况、标识等情况进行检查。
5.3.2
实施时应作好详细记录,签名真实有效。
5.4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统计
专职计量员每年应将检定、校准的结果形成报表,对设备周期确认率和确认合格率进行统计,并形成报表,对测量设备的确认率和确认合格率在检定或校准后进行统计,作为测量设备确认间隔调整的依据。
5.5 校准记录和合格证书的管理
对测量设备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由质管部负责妥善保管。
5.6 测量设备的调整控制
对于测量设备经过确认后,可能因为调整影响计量性能的生产部件应进行调整控制,需对调整部位进行标识或封缄,由专人在计量确认完成时标识或封缄。在计量设备点检时应对调整部位进行检查,确认调整部位是否保持原样,一旦发现调整部位发生变化,应将该设备按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处置,并重新进行重新计量确认。对一般测量设备确认周期根据《测量设备管理目录》实施。
6 相关记录
6.1测量设备年度周期确认计划表
6.2测量设备月度周检率、周检合格率统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