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元茂测试仪器美邦测试仪器◆玛莎百货M&S标准免费下载◆加拿大CAN标准免费下载
◆JC.PENNEY全套测试方法◆澳大利亚AS标准免费下载您的位置,联系cnfzjc#126.com▲耐日晒色牢度试验专区
查看: 1018|回复: 2

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的研制与应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0-11 09:10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4-12-22 10: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的研制与应用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路炜
    关键字: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  标准  色牢度  试验
    . X: Z" i" J% W! d8 o( P8 o

    / ]& u. e! W2 W, x; K6 v* J+ R
    在纺织品机械性能日趋完美的今天,色牢度越来越成为其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国际标准ISO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方法中一般均规定可以使用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或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标准作为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的世界性权威标准,则越来越多采用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这是因为从技术的角度看,使用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可以获得更为详尽的对多种纤维材料的沾色性能信息;而从使用的角度看,使用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则更具操作的方便性。由此可见,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代表着色牢度试验用贴衬织物的世界发展方向。
    . a% M' `0 d. P- {: g# ?! K

    1 Q6 b% O9 E8 Y& q
    由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成立的英国公司SDC Enterprises Ltd自1972年首次发布SDC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以来,其产品已成为耐洗色牢度试验中被广泛接受的工业标准,销售覆盖50多个国家,截至2005年其DW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共生产了300万米,凭借其高品质和稳定性在全球首屈一指(文献8,2005年)。
    4 O) J7 Q2 F, M( n5 X
    $ h* H7 D$ o& b* Q4 u& \$ [2 [
    国内一度使用进口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比较普遍,如天津工业大学(文献4,2004年)、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文献7,2005年)、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文献5,2007年)等。此前尽管也有个别自主研制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的文献报道,但未见其后续正式生产、供应市场或实际应用的报道。如1988年通过鉴定的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试验用标准贴衬织物的研制”成果项目中称已研制出包括6种纤维的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文献1);2005年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曾立项研制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文献2)。直到2008年1月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研制成功了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DW)并开始向全国发行(文献3)。
    6 W7 K9 f7 i. f" r' I4 T( M% n. a% }
    ; u* c3 |. D0 Q/ X, b  U
    下面将有关文献简述如下,供读者参考。

    1 K! s3 h, U$ e2 R
    6 F- J- @; c# Q: |/ c' Y9 b0 X
    一、研制

    9 k3 Y- p" y$ u0 w. e
    1.名称:试验用标准贴衬织物的研制
    项目年度编号:910396
    完成单位: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上海市江宁路931号)
    完成人:徐介寿;经维裕;盛志然;胡洁宜;陆文宝;王丽云;翁风花;忻敏;郑志俊
    鉴定日期:19881100
    鉴定部门:纺织部科技司
    成果公布日期:1991
    成果简介:该系列产品为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中检验沾色牢度的标准织物,已研制出棉、粘胶、毛、丝、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及包括6种纤维的多纤维共计9种规格的实物标准。它对每个品种都经过原料筛选,以及纺纱、织造、整理等工艺研究,特别是聚酰胺贴衬,由于我国无ISO规定的尼龙66短纤,该成果则利用国产尼龙6短纤经高温变性处理来代替尼龙66,并摸索出一套克服尼龙短纤混纺中静电作用的纺纱和织造工艺,制成了聚酰胺贴衬。
    $ ^8 N" l% L$ T, ^2 _
    , L6 O: n0 N" r1 }  \& P3 u) V7 b* ?
    2.题名:2005年第一批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计划
    出处:www.china-cas.org/chinese/byw/zip/ygtz5.doc(下载日期2008-3-12)
    编号:S2005026;项目名称: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研复制:研制;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单位):TC118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研复制单位: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完成年限:2006。

    ; F& p, b0 U) a/ P9 o; J
    7 d0 c( q' |" m3 k) I1 u( j
    3.题名:国产多纤维贴衬试制成功并发行
    出处:http://www.sfjj.com/new16.htm(下载日期2008-3-12)
    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研制成功的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DW)已于2008年一月开始向全国发行。
    : d* r( G5 Z. l' W& @2 e4 {
    ; w, o( i  v) r+ e6 C6 C. s
    二、应用
    ! E* G9 E4 R  Y3 [7 s4 T; v2 E( ?3 J

    . l$ X. T* Q* ]
    4.题名:不同多纤维贴衬织物的差别分析
    出处:纺织标准与质量.2004(1).-43-45
    作者:王玲 薛广洲(天津工业大学300160)
    对比了JIS、ISO、AATCC、SDC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的成分、规格及耐洗色牢度,指出为避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各实验室在选择多纤维贴衬织物时应按方法标准本身的规定进行选用,不可盲目混用或代替使用。进行耐洗涤及耐汗渍色牢度两个实验,均使用ISO 105 D06-94、ISO 105 E04-94的方法操作,并分别使用ISO(DW)、AATCC(NO.10)、SDC(DW)多纤维贴衬织物,其中ISO(DW)、AATCC(NO.10)和SDC(DW)从SDL公司购买。
    . f* g3 [- w& f& H+ x$ `8 f) m

    4 W" N" i/ N; J) t
    5.题名:不同贴衬织物对色牢度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彭华陵(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杭州310004)
    出处:纺织标准与质量.2007(5).-23-26
    为比较多纤维贴衬和单纤维贴衬织物对色牢度检测结果造成的差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分别选用上述2种贴衬织物进行耐洗、耐汗渍和耐水色牢度试验,分析了2种贴衬织物的沾色结果,指出了它们对色牢度结果的影响。所选用的多纤维标准贴衬是英国SDL公司生产,并符合ISO 1O5/F10标准要求的DW型贴衬。它是由二醋纤、漂白棉、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腈和羊毛6种成分组成,其经向纤维是有光涤纶长丝(不含荧光增白剂),纱线是15.5tex/27长丝/R02,400捻/m。
    & O$ N8 n) y0 \
    ; Y; l  ?+ D( Q
    6. 题名:贴衬织物在试验中的变化对沾色牢度评级的影响
    作者:孙岳珍(广州市纺织纤维检验所)
    出处:中国纤检, 2004年 03期 .-21-22
    贴衬织物在试验中已经发生变化,用其作为评定沾色牢度的参比样会影响评级结果。本文指出应该用经过空白试验的贴衬作参比样的方法来评定沾色牢度。材料包括单纤维贴衬织物棉、羊毛、丝、亚麻、苎麻、涤纶、腈纶、锦纶、粘纤,以及ISO 105-F10多纤维贴衬织物(含毛)。所有贴衬织物经耐汗渍色牢度、耐水浸色牢度试验后,色光与状态基本保持不变;ISO多纤维贴衬经所有色牢度试验后,色光与状态也基本保持不变,故可用原贴衬作参比样,与试后样的沾色贴衬作对比,评定沾色牢度。
    " N, h) H* m( l/ Y% F
    ' K# B3 N& \4 z
    7. 题名: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直接代理销售ISO&AATCC多纤维贴衬
    出处:纺织标准与质量.2005(1).-60-60
    广告发布: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代销多纤维贴衬:MFF#10A(ISO多纤维贴衬“DW”)、MFF#42(ISO多纤维贴衬“DW”)、MFF#41(ISO多纤维贴衬“TV”)、MFF#1(AATCC多纤维贴衬#1)、MFF#10(AATCC多纤维贴衬#10)、MFF#49(AATCC多纤维贴衬#49)。

    % n' Y5 V, ^) Q6 q' L% a0 d( D
    【编者注:外标各类耗材等标准物质供应商,可选择本论坛首页页面展示的和盛耗材】

    0 z) }+ z1 H, a  U$ a: E
    8.  TI: SDC enterprises reaches standardsmilestone
    SO: International-Dyer. 2005; 190(3): 28-29
    由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成立的贸易公司SDC Enterprises Ltd在色牢度试验产品的销售方面十分成功,已在50余国家建立销售渠道,在品质和一贯性方面的声誉首屈一指。其1972年首次发布的SDC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成为耐洗色牢度试验中被广泛接受的工业标准。DW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在全球连续销售,已经生产了300万米,足够进行7500万次试验,每米都具有相同的沾色性能。
    2 Q; M. q5 c7 Q; Z0 H
    ! U. G0 X+ F" L1 o8 [
    9.TI: Microscale experiments with fabrics and a permanent marker.
    SO: Revista de Educacion de las Ciencias, 7(2), 127-129(English) 2006
    AU: Schwarz, P. (Alexander-von-Humboldt High School,Lauterbach D-36341, Germany).
    5×5cm的包含6种不同纤维的多纤维贴衬MULTIFIBER6(MF6)非常适合微观尺度试验。用黑笔标记这六种物质然后润湿,则略带红色物质分离。将包含标记MF6的水进行加热,有色物质开始溶解,6种物质中除了棉和聚酯外其余4种被永久性染色。通过在此有色溶液中加热fresh MF6、白色羊毛和白色棉线证实其染色效果。将湿的MF6在室温下干燥。高温“熨平”MF6可以方便地试验六种物质的稳定性。该试验安全、廉价。

    & }4 b& Y- e% B! N% k
    6 r6 m6 T3 C, `: ?
    三、标准
    ; C# V' p; s  Q* N2 e
    10. TI: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part F10: specification for adjacent fabric: multifibre
    标准编号:ISO 105-F10-1989  
    发布单位:ISO
    发布日期:  1989-12      实施日期:  1989-12-01  
    采用关系:  NF G07-090-10-1990,IDT ; UNE40148-1999,IDT ; GOST R ISO 105-F10-1999,IDT ; SS-ISO 105-F10-1992,IDT

    ; d/ i# x8 R( T. f
    * [8 U0 |8 Y) H
    11. 题名: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规格
    标准编号:GB 11404-1989  
    起草单位:上海纺织标计所  
    发布日期:1989-05-08;实施日期:1990-04-01  
    采用关系:ISO/DIS 105/F10-1988,REF
    $ j5 k9 R# s* e1 R. ]% J6 Y
    6 ]: D) O6 B% K
    12.题名: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在丝织物耐洗色牢度试验中的应用及比较
    出处:丝绸.1998(9).-34-35
    作者:赵珊红 干德芬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方法新标准中,在贴衬织物的选用上增加了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的应用。文中通过对新老两种标准贴衬织物在丝织物耐洗色牢度试验上的应用和比较,分析探讨了应用多纤维标准贴衬后对色牢度试验结果的影响。使用的标准贴衬织物有单纤维标准贴衬和丝/漂白棉/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腈/毛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均来源于上海市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 F, p. C1 K" k: s6 m7 j+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2 15:50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2-25 17: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对我们和盛贸易的支持和关注,我们将在近期推出相关产品的促销优惠活动! 请各位老师多多关注。0 p& C% P; \) j- J
    ' a% ^$ Y. L( p$ Q& ]! Y9 v* j
    关注质量  选择和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12 1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5 1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促销优惠,大家有福了,欢迎推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 苏ICP备17035522号-2 )

    GMT+8, 2024-11-18 20:35 , Processed in 0.08421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