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元茂测试仪器美邦测试仪器◆玛莎百货M&S标准免费下载◆加拿大CAN标准免费下载
◆JC.PENNEY全套测试方法◆澳大利亚AS标准免费下载您的位置,联系cnfzjc#126.com▲耐日晒色牢度试验专区
查看: 612|回复: 0

提高检测实验室内审工作质量的途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27 09:14
  •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7-12 09: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高检测实验室内审工作质量的途径
    文/亢秀杰

        检测实验室为满足客户要求,保证检验结果质量,均按照有关标准和准则要求建立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特别是第三方公证检验机构,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应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获CNAS认可的实验室还应满足《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在管理体系诸多要素中,内部审核是实验室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体系运行的效果和自我提高的能力。笔者从事实验室管理多年,对如何提高内审工作谈几点认识。

    领导重视是关键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其中之一是领导作用。实验室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承诺和积极参与,对体系的建立并保持有效运行是必不可少的。内审作为体系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领导的重视与参与内审的重视度和支持度,起着关键作用。按照认可准则的要求,实验室的内审工作由质量负责人领导,在一些实验室质量负责人由实验室领导成员担任,而有的实验室则由中层干部担任,受其行政职务的影响,领导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到内审的质量,极易造成内审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被审核部门配合不积极,不符合项得不到有效纠正,内审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实践证明,哪个实验室一把手重视内审,哪个实验室的内审工作做得好、效果佳。而领导重视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听取质量负责人对内审工作的安排汇报,并提出指导意见;二是参与内审,参加首末次会议,并接受内审员对领导层的审核;三是关注内审结果,当发现系统性或严重不符合或其他异常影响到体系运行的问题时,应增加管理评审,集中审议加以改进。

        合格的内审员队伍是保障内部审核的执行者是内审员。内审员的能力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内审工作的质量。按照认可准则要求,内审员应具备三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经过培训合格,包括认可准则、审核要求和审核方法、审核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二是具备一定的资格,即熟悉本实验室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方式,有相应的能力、经验和水平。为人正直、做事公正、善于观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三是经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任命。对于绝大多数实验室来说,内审员在初次任命前都经过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取得相应培训机构颁发的内审员培训合格证。但在其后的体系运行中,内审员持续的培训和能力的保持往往被忽视,如认可政策规范、准则发生变化、体系文件修改后内审员未能及时进行培训,更由于个人经历、所在岗位、专业背景、责任心、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审核中常常出现对准则理解不正确、查找问题不准确,或只查一些皮毛,或查不出问题等等,导致内审不符合项很少,外审时问题却一大堆。因此,内审员的学习和培训应常态化,正确理解和把握准则及标准以及体系运行的要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质量负责人对内审员的工作应给予考核评价,落实奖惩制度,不断提高内审的质量。

        审核过程控制是重点审核过程包括制定内审实施计划、内审检查表、首次会议、现场审核、末次会议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控制。第一,内审实施计划内容应全面,包括审核目的、审核依据、审核方式、审核重点、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等。

        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审核依据不充分、缺少相关的内容,如认可准则在特殊领域的应用说明、资质认定的特殊条款等;人员分工不合理,有内审员审本部门的现象;审核重点不明确等问题。第二,内审检查表是内审员审核的工具,检查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内审的质量。因此,审核前内审员应根据审核分工制作检查表。检查表应结合审核方式和审核要求,详细列出核查内容、核查方法、核查结果及核查说明。

        按部门审核的检查表,可依要素职能分配表将相应的核查内容逐条列出,并注明条款号。按要素审核的检查表可直接引用外审的现场评审核查表。检查表须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把关。第三,内审首次会议是相互沟通学习的过程,实验室管理层、部门负责人、内审员须参加,特别是最高管理者参加可大大提高对内审的重视度,增强各部门的配合度,因此,首次会议切不可走过场。第四,现场审核是收集客观证据,审查体系运行的符合性的过程。内审员要根据审核检查表,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现场观察、抽取样本等方式逐条逐项进行核查,审核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同被审核部门沟通、确认,在检查表中详细记录审核情况和审核结果。审核组长要把握好审核进度,在审核中有不同意见和争议时出面解决。第五,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通报审核结果,对不符合项提出整改要求。因此末次会议参加人员同首次会议,通报过程也是再一次加深学习、提高和沟通的过程,便于实验室各级管理者了解体系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和不足, 分析问题的根源, 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 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持续改进是根本内审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加以纠正,持续改进。因此,对内审不符合项,必须抓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落实及跟踪验证。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要从分析原因着手,体系性不符合主要原因在于对准则和标准理解不全面,学习不深不透,同本单位实际结合不紧密;实施性不符合主要原因在于对体系文件学习宣贯不深入,执行力不强或文件的可操作性差;效果性不符合主要原因则是员工工作不认真、落实不到位。各责任部门要根据实际查找分析不符合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能直接解决根本问题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同时还要考虑经济成本等因素。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制定后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实施。纠正措施完成后内审员应对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验证其有效性,并记录检查结果。某些纠正措施可能导致体系文件的更改,要按照文件管理的要求及时纳入体系文件中,经批准后实施。实验室应通过内审对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价,主动寻找改进的机会,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能力。
    ( 作者单位: 山西省纤维检验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 苏ICP备17035522号-2 )

    GMT+8, 2024-6-24 19:45 , Processed in 0.08131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