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品质管理 于 2014-5-12 10:30 编辑
1 X* T5 x, W6 R0 n7 P2 o0 }" X& S
+ V. o; t( c Z: w
) R ^- C+ B9 }
: r* M- D+ r) e: B* Z! ~4 I: m
2.2 试样带液率
7 ?+ Y4 i. i/ i% x. o' l; b GB/T 3922、ISO 105-E04、AATCC 15、JIS L0848中对组合样在汗液中浸泡后夹入汗渍色牢度仪前的带液率无统一规定,见表2。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考察了不同试样带液率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见表3和图2。 从表3和图2看出,随着带液率的增加,贴衬沾色随之变差。从95%与薄型织物带液率150%、厚型织物带液率200%的带液率变化中,贴衬沾色的差值甚至达到1级。对于薄型、不易吸水织物,带液率的变化对于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小;厚型或易吸水织物会随着带液率变化使得试验结果变化较大,但也渐渐趋于稳定。因为留在织物组织的毛细管空隙中的染液,留在织物间隙中、在重力作用下容易流动的染液通过毛细管效应,向织物的受热表面移动,产生泳移现象。织物带液率越大,染料越容易泳移。因此在标准改版时,强烈建议选择一个合适的试样带液率,从而减少带液率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3 烘箱温度 GB/T 3922附录中规定了一种汗渍快速试验法,即70℃条件下烘干1小时,本文应用各种常用纺织品,验证了该快速方法(70℃,1小时)与常规方法(37℃,4小时)的结果一致性。由表4可以看出,快速法对毛贴衬织物的沾色影响较大,其他织物均比较接近。 4 Y: J3 a% L% H0 }) |
$ t' x$ o1 K7 @8 e' {% c ~
8 S: e W+ g- o- d
: ^2 V8 D# i6 m% J$ N. u
+ j7 d+ b/ d' y$ Q1 R. U. e, D# n
# J& _0 t' w# \4 z' |4 M" a: a3 结语 试验表明,在带液率、浸泡温度未在标准中明确的情况下,棉涤织物、涤锦织物、涤粘织物等薄型织物的试验结果较为稳定,而毛类织物的这些因素有待在标准中统一规定才能达到比对的效果。带液率、浸泡温度在日常检测过程中如果忽略不计,则会对试验结果有所影响,尤其是带液率对测试结果影响甚至达到1级。因此,建议在标准改版时注意以下两点: 1)规定一个合适的试样带液率,从而减少带液率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规定一个合适的温度,增加恒温水浴试验条件,从而减少浸泡温度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0 s- Z1 g1 p3 p5 M; [* x2 c8 k6 |2 s! A( v& D
参考文献: [1] GB/T 3922—1995纺织品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S]. [2] ISO 105-E04: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E04部分:耐汗渍色牢度[S]. [3] AATCC 15—2010耐汗渍色牢度[S]. [4] JIS L 0848:2004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S]. [作者单位: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 来源:中国纤检杂志
0 W9 F ?) ?* D _, Z"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