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行情可能会更恶劣,而且很可能未来5年内都不会出现转机。”一上来,震纶棉纺董事长沈培荣就直白地说。他认为,目前化纤基数太大,从今年开始,将开始真正停止产能的扩张。因为基数越来越大,但市场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增长降低是很正常的。 但即使是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下,2013年,震纶棉纺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1%,销量增加27.2%,销售收入增长15.6%。包括去年国庆假期在内,所有车间机台保持全天候满负荷运转。 竭尽所能挖掘潜力 2013年对整个纺织行业来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的一年。纺织品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关停、限产的企业不在少数。以江苏省的化纤企业为例,企业普遍平均有4个月的库存,最多的已经达到7个月,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沈培荣认为,化纤行业的现状是新上产能,就要相应淘汰一部分产能。因为市场总量就只有这么大。 “这样的外部形势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如何去适应。”沈培荣说。为此,震纶棉纺在今年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坚持几个方向的工作:不断挖掘内部潜力,降低各项成本;从原料、机物料采购到融资成本,从最大限度开足产能到精简各类辅助人员,从而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现有产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散、划小单一品种的生产规模,做到快速反应;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高端产品,避开低端市场同质化低价竞争。 想方设法降耗增效 一直以来,在沈培荣的理念指导下,震纶棉纺想方设法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 “我们能做的,只有将产品品质和质量做到极致。”沈培荣这样说道。今年以来,震纶产品的客户投诉下降了57%,但是沈培荣仍不满意,他的目标是一定要降到零投诉,效率一定要提升到最高,而成本一定要降到最低。整个车间里不允许有一点废品,甚至不能有一张写过的废纸。两个月的时间里,震纶光机配件的采购成本一项,就减少了37万元。 一个电机为什么贵了500元,员工也要拿着单子到沈培荣这里亲自解释。每一件关于成本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同样一块肥皂,2.5元的会不会比4元的差?买回来后进行对比,效果并没有相差悬殊,那么就选择2.5元的。在机配件的采购上也是这个道理,在震纶棉纺,成本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抠下来的。 “你用一定的价钱,是不是真的买到了等价效用的东西,这也是平衡成本控制的关键一环。”提升品质与控制成本的结果是,到去年底,震纶增加收入6000多万元。 高端路线开创新路 相比东南亚的成本优势,我国的纺织业今后发展的出路一定是走高端路线,避免在低端产品上与之竞争。因此必须将在管理、人才以及产业链配套方面的优势转化为产品品种、质量上的优势,生产出国外无法生产的产品。 在沈培荣看来,创新就是用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要求来突破原有观念的束缚,创造新的产品或模式的过程。 作为传统行业,棉纺生产企业有成熟的管理模式,但随着新型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新纤维品种的不断推出,工人来源和知识结构的改变,管理方式、方法,劳动组织的形式和产品生产的周期和模式都必须创新,目的就是更好地适应设备和市场的需要,震纶棉纺这些年来通过设备的升级、管理和产品的创新,始终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企业确实尝到了发展和创新的甜头。 市场供大于求,成本不断提升已经是基本且无法改变的情况。沈培荣认为,抱着今年不行明年会好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长远发展生存下去的。淘汰旧产能,行业洗牌将是不可避免的。“说到底这是一个危机意识,这几年来国内纺织行业的危机意识一直比较差。该冲的时候要冲,该收的时候一定要收。未雨绸缪才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沈培荣说道。 2014年的纺织经济形势还会延续目前低迷的状况,沈培荣认为,纺织行业的同行们必须做好过两三年甚至更长更紧日子的准备。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出口市场萎缩将是今年纺织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面对痛苦的洗牌过程,沈培荣显得很笃定:只有立足自我,苦练内功,把降成本和提档次作为震纶今年各项工作的中心,才有可能长久保持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图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中)、杨纪朝(右)在震纶棉纺董事长沈培荣(左)陪同下,参观现代化的生产车间。 来源:中国纺织报
$ ^( J$ n- e$ h
9 z5 V. \+ T0 A/ C( i1 Q. k! K+ d/ ?#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