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元茂测试仪器美邦测试仪器◆玛莎百货M&S标准免费下载◆加拿大CAN标准免费下载
◆JC.PENNEY全套测试方法◆澳大利亚AS标准免费下载您的位置,联系cnfzjc#126.com▲耐日晒色牢度试验专区
查看: 868|回复: 0

[行业资讯] 快时尚品牌:性价比的忧伤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3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5 07: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首先说奢侈品牌,人们在购买时会考虑品牌文化,会考虑材质与款式,或是考虑即将被满足的虚荣心,但是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考虑性价比给自己添堵。
    / D8 g+ B8 w9 S. Y1 o/ B) s2 y
    - P4 h9 c7 e  ~0 n+ x- V: v- ^  “你觉得哪个牌子的衣服性价比比较高,给我推荐一个呗。”这是一个刚刚认识的朋友得知笔者是一名服装行业记者后问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笔者满脸“黑线”,因为这位朋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小众品牌爱好者,从他口中提到的品牌和从头到脚的行头就不难看出他略带矫情的小资消费观。
    , @( M% N/ k/ O# n! e) @8 H! F' N( v' C4 u  [
      对作为一名行业内记者同时也是资深败家女的笔者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关键是这位朋友喜欢的牌子似乎跟“性价比”这个词沾不上一点关系,于是笔者既尴尬又理智地给出了一个答案:“H&M性价比高,但这不是你的菜吧。”在一声更尴尬的“嘿嘿”中,我们结束了这一话题。+ S1 R" g7 z4 _' P
    ! u6 [4 q+ }5 D
      这样的答案虽然是一句废话,但也是一句实话。在前些年,人们买衣服还会讲究“货比三家”,比一比谁的性价比更高。但近些年,这个概念似乎已经渐渐远去。
    6 `0 A( w; l/ ^
    : E% E/ M5 A* F  首先说奢侈品牌,人们在购买时会考虑品牌文化,会考虑材质与款式,或是考虑即将被满足的虚荣心,但是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考虑性价比给自己添堵。再说国际二三线品牌,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在中国的服装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大的地盘,其中受欢迎的多是风格鲜明、设计前卫的品牌,虽然它们姿态平和,也愿意迎合消费者作出一些改变,但价格是绝对不会包含在内的。所以,这些品牌的消费者也只能用“千金难买爷乐意”来安慰一下自己,绝对不会拿着“性价比”这把匕首往心窝上戳。0 j4 j$ P0 d1 H, c2 T
    ' H0 x4 @7 X0 [3 ?% |5 U
      或许有人说,在国际品牌那里伤了心,去国货身上找点安慰吧。嘿嘿,不好意思,请您做好再次受伤的准备,现在“支持国货”也不是谁都支持得起的。最近几年,国际品牌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我们本土的品牌也在不断地进步。除了美特斯·邦威、以纯等元老外,一批隐藏在英文名字下的中国力量不断壮大,它们摆脱了乡土气息,成功地与国际流行趋势接轨。面料、款式、色彩方方面面都达到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境界,当然还有价位。' @* H' h( }$ T& H* s' b

    % D( U5 h  J& E! `4 l7 j  一声长叹,现在能和性价比沾边的就只有快时尚这个领域了。从元老级别的ZARA、H&M、UNIQLO到GAP、C&A、F21等等,这些快时尚品牌利用价格低、花样多、款式新、折扣大等众多触手,在短时间内牢牢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心。日前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的《演变中的中国零售业格局》系列报告中表示,截至2013年6月,4大国际快时尚品牌UNIQLO、ZARA、H&M和C&A,在中国的门店总数已达523家,而其中的40%为2012年后新开出的店铺,意味着这些品牌在最近半年时间内,平均不到3天就开出一家新店。% e* T# p- p$ ~7 b. ]- Q& t0 ?( r: t
    + s: }% n: J. m
      虽然快时尚品牌发展速度快,但是其软肋、硬伤也被曝光在公众面前。最近H&M的某款童装,因涉嫌抄袭瑞典的另一个服装品牌Littlephant,已被停止销售。除了抄袭,这些品牌也因为质量问题频频上榜,据不完全统计,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ZARA至少13次登上质量黑榜,UNIQLO在6次以上,H&M同样是黑榜上的常客。其实,质量问题是快时尚模式蕴涵在基因中的固有缺陷,基于对成本控制的考虑,这些快时尚品牌早在设计阶段就已将高质量、使用期长的面料排除在外,为了追求低成本而频繁更换成本更低的原材料和代工厂已经成为常态。
    8 O2 }$ N' K5 v$ y+ W8 j
    0 c; B5 |8 k" Q' b7 D2 x  有许多做外贸的中国工厂向笔者大倒苦水,说外国人的检测太严,出现小小的问题都会毫不犹豫地退货。但这些问题百出的舶来品,却在中国享受到了“以德报怨”的待遇,这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笔者曾经做过小范围的调查,被调查的群体中有快时尚的“发烧粉”也有对这些品牌“不感冒”的白富美,调查结果显示,在众多快时尚的特点中,价格低获得了最高的支持率。或许正是这个性价比高的优势,让一些“皮糙肉厚”的屌丝们忽略了显微镜下观察出来的问题。
    ' o7 W5 m% m, f: \  v: |  `+ u! H4 `9 @
      虽然UNIQLO、ZARA、H&M和C&A等总是被人们统称快时尚,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股力量已经分叉了。相比刚刚进入中国的时期,ZARA价位越来越高,H&M则下调了些许。据H&M最新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集团11月同店销售同比增长10%,远高于市场预期的3%。不过,ZARA母公司Inditex稍早公布业绩称,公司2~10月的净利同比增长仅有1%。这样的数字对比在一起,让人不禁猜想这问题还是出在价格上吧。但近日有消息称H&M集团表示因为要给纺织工人提高待遇,未来其产品有可能会涨价。这条消息一出,笔者笑了,这条消息的原因和结果涉及产业链的两个终端,战线拉的好长。
      e5 f1 @  ]! Y% H# O7 i) a  _' t9 V. x' ]3 g8 h: q  O
      观察这些品牌的动向,不难发现他们都有渐渐转型的态势,甚至已经开始公开嫌弃“快时尚”这个身份了。所以,相比涨价而言,笔者更担心的是在这个领域,可怜的“性价比”难道也要失守了?会不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只能在淘宝上的某些小店感受到性价比的气息?) P  P3 W" j, f1 M9 f7 R
    $ n2 S3 ]/ [$ `/ T6 j5 i% a' P
    来源:服装时报     4 F) b, t, Q/ D$ a3 ~4 m8 A+ ~2 ~

    / ~, ^+ C, d' E, H. E1 p% f1 ?+ _% w/ N1 }9 p$ ?/ ]

    ) A3 ?  w% z1 z8 J0 x!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 苏ICP备17035522号-2 )

    GMT+8, 2025-4-10 16:13 , Processed in 0.0669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