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7-2-4 10:11 |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最近准备把外观检验标准再整理一下,因为目前遇到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客户对于面料上的疵点是越来越挑剔,抱怨声此起彼伏,而内部品管检验却没个允许范围,大家都认为面料有疵点是业界共性,没有哪家的面料没有瑕疵的,所以,除了一些整疋性的散布性疵点,才会提出异常,而这个范围的随意性也比较大!这样的做法对于布面质量来讲管控意议并不大!3 T$ W, B4 h* [% b- S! u6 P- @
而自坯布从台湾进口转为国内采购以来,感觉外观品质确实比之前下降了很多;
8 n2 r; n+ R8 J' v$ U: N故而,想找一些检验方法和标准来做个内部依据,比如说四分制检验法,经过这两天的研究,感觉找到的标准让人感觉更加复杂了,而且也不一定能起到“依据”的作用,问题如下:* J: _7 D; N9 ^7 ?. p
1. 目前找到的检验方法有:GB/T17760印染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GB/T22846针织布(四分制)外观检验以及ASTM D5430等方法标准,这些标准讲的非常细致,但这样细致的方法在具体实践中估计不太可行;一疋布要根据这些方法,可能会验上几个小时才能验完,对于目前的人力的时间来讲,是不太现实的。而且,这些方法中并未界定什么等级或多少分是合格品。
8 f, ], n# [7 h" z, Z' {2. 我又找到一些纺织产品标准,如:GB/T22862海岛丝织物、 GB/T411棉印染布、 FZ/T62011.3家具用纺织品......这些标准也对面料的检验方法作了规定,并且制定了分等标准,相对比较具体,但也有一些困扰的地方:如一款棉印花布,客户用于家具制造,即属于GB/T411标准范畴,又符合家具用纺织品的适用范围,但这两种标准的评判有诸多的差异,这时该以哪份标准为准呢?
9 f7 `& E) m& }) V' a7 A+ ^3. 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客户买回面料是0缺点要求的,也就是说,1码布里面有1个小疵点,只要是用在最终产品上可以发现的,QC也会把包含了这个小疵点的裁片选出不用,而选出不用的这些裁片,最终累计并退回给面料商。如此计算,一个月光疵品的退料就被客户扣了很多钱!又回到原话题上,如按照以上这些国标或纺织行业标准来检验,即便是A等品也是含有一定数量的疵点的,但客户不接受这些,他们的认知就是:“花钱买回来的产品必须是100%的良品”!所以,执行这些国标等于没有什么意义!
$ F# e# G) x, g, L: f/ S2 L- z请各位说说,大家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困难,应该如何解决?
$ H8 f4 }% u4 L怎样去管控这些面料的外观质量? G8 @- o) E# Q
谢谢!% {' A& ]/ x C% j+ B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