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元茂测试仪器美邦测试仪器◆玛莎百货M&S标准免费下载◆加拿大CAN标准免费下载
◆JC.PENNEY全套测试方法◆澳大利亚AS标准免费下载您的位置,联系cnfzjc#126.com▲耐日晒色牢度试验专区
查看: 988|回复: 0

[纤维分析/含量] 浅析棉花短纤维含量的检验及对后续加工的影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2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析棉花短纤维含量的检验及对后续加工的影响
& g$ F9 A0 u. [9 r! e
文/王波 陈洪民 张鑫 张春辉

7 I! B, g# v5 {9 W# |( |摘要:简单介绍了棉花短纤维含量的几种检验方法以及棉花短纤维含量对后续加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6 |+ d9 Y0 [7 E" C& B; x
关键词:棉花短纤维含量;检测方法;影响因素。
% N5 a4 R4 o0 q) R8 U
* y/ L! ^7 A1 Q/ _* J5 E3 ~3 \
棉花短纤维含量( Short Fiber Content, SFC) 是棉花中长度短于某一定值的纤维量占纤维总量的百分率, 它可分为根数百分含量和重量百分含量。不同国家对短纤维的长度界定不一样, 我国以长度短于16 mm ( 细绒棉) 或20 mm ( 长绒棉) 的作为短纤维;国外在棉花检验中普遍以长度短于12.7 mm (1/2 in) 以下的作为短纤维。
; `7 Z4 L6 q7 H4 L) B, M( n4 t& ?
1 棉花短纤维含量检测方法
1.1单根纤维测量法
单根纤维测量法也叫AFIS (Advanced Fiber Information System 单纤维快速测试系统)。AFIS 是乌斯特公司生产的快速直接测量棉纤维品质的单纤维测试仪,它利用红外光束可快速检测单根棉纤维的长度和直径, AFIS测试的试样量大、速度快, 但由于刺辊分梳棉条时的高速旋转对棉纤维的作用力很大, 纤维由于受力而断裂的几率增加,导致测量值存在一定误差。
1.2罗拉式纤维长度测量仪
我国棉纤维长度检验采用罗拉式纤维长度测量仪, 现在常用的仪器是Y111 型罗拉式纤维长度测量仪。这种方法虽然应用较广,但样品制作时较为复杂,取样不均匀、纤维排列不平直、整齐度差等都是导致计算数据不够稳定的原因, 而且还需通过经验公式来进行修正,整个实验过程费时费力,不能适应现代化快速的需求。
1.3梳片式纤维长度测量仪
此方法是将纤维用梳片整理成一端平齐的纤维束, 然后将纤维由长到短排列成图, 或按一定长度组距分组称重, 求取纤维各项长度指标。从而计算得出各长度指标,包括短纤维含量,梳片式纤维长度测量仪器的操作过程也较为烦琐、费时, 所以不适合大批量棉花检验时使用。
1.4大容量纤维测试仪法
大容量纤维测试仪法是用取样器直接从原棉散纤维中取出棉样, 并使伸出取样器夹持线的纤维丛呈伸直平行状态,利用纤维照影仪得到纤维量与伸出夹持线长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公式计算出纤维长度的各个指标。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是HVI大容量棉纤维测试仪。HVI在测量短纤维含量方面给出的短纤维指数只是一个参考值, 原因是其取样方法还存在问题。

5 \: l7 i- L9 W
2 棉花短纤维含量对后续加工的影响
2.1导致用棉量增加
在纺织厂的清花工序、梳棉工序中, 棉花中部分短绒会随同杂质一同落下。当短纤维含量高时,落棉量不断增加,因此, 短纤维含量高时, 在清花等各个环节中,增加用棉量, 导致成本增加。
2.2 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短纤维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是由于在纺纱过程中, 短纤维难以彻底清除和控制。虽然在清花、梳棉工序中,部分短纤维会随同杂质一起落下,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短纤维成为生条中的一部分, 在牵伸过程中, 不被罗拉所握持,呈游离纤维, 造成纱的粗节、细节, 以至纱条干不均, 造成纱线断头增加, 纱线强力下降, 单纱伸长率也随之下降, 织造过程中断头增加, 影响棉布的外观。
2.3其它不良影响
因为短纤维在整个纺纱牵伸过程中难以控制, 造成工艺过程也越来越难于控制。因此, 低短纤维含量不仅能提高原棉的长度、整齐度, 也可改进纤维在牵伸机和成纱机的牵伸区的控制性能。另外短纤维含量对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减少短纤维可减少因停车和皮棉而产生的并条疵点, 改进梳棉和牵伸的性能。而且低短纤维含量在工厂中使用可减少废绒沉降, 或清理次数, 也可减少滚动式吸杂机在环锭纺或气流纺中的运行。可见, 短纤维含量的高低对纺织后续工艺有着很大影响。

' Q" ?/ g2 a6 d9 v" ?  O) d) x# i- L
3 结语
从以上几个方面短纤维含量对后续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短纤维含量作为棉花的重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加工、贸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的重视,而我国现行细绒棉标准中并未对该指标明确其检验方法和最低标准值,这就让有些企业钻标准的空子,只顾眼前利益,采取不合理的剥取工艺多啃棉籽上的短绒,更有甚者往原棉中掺杂短绒,导致棉花短纤维含量提高,整体质量下降。笔者建议为了更有效的维护好用棉企业的利益,国家标准中应明确该指标的检验方法和最低标准值。
: V& O+ T3 F: i
(作者单位:青岛市纺织纤维检验所)
中国纤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 苏ICP备17035522号-2 )

GMT+8, 2025-5-10 09:04 , Processed in 0.0796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