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元茂测试仪器美邦测试仪器◆玛莎百货M&S标准免费下载◆加拿大CAN标准免费下载
◆JC.PENNEY全套测试方法◆澳大利亚AS标准免费下载您的位置,联系cnfzjc#126.com▲耐日晒色牢度试验专区
查看: 2824|回复: 15

为什么GB18401-2010放宽了对PH值的考核标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18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版GB18401-2010对B类C类产品的PH值范围由原来的“4.0~7.5”放宽到“4.0~8.5”,是考虑到企业工艺不易的问题吗?是因为什么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18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虑到企业用水问题吧,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18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全国搜查有40%的产品PH值不合格。进出口产品也因这个受到了限制。各企为达到PH值付出的成本也高,用水量也大,不利于环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也是这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5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从没想过这样的问题,还有这样的考虑啊...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4-18 16:00
  • 签到天数: 14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6-25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4.0~8.5”,会不会造成对皮肤刺激,甚至过敏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12 1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6-25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WULIN321 的帖子

    摘选了部分皮肤酸碱度的文章; j- h  B' t5 w& S, ^: @

    . w1 r* R' i; G2 a5 z  |) o

      ^: C  l- t# g
    皮肤的PH(来源百度文库)
    . x0 k& D  }" T  P, X& C% N
        正常皮肤表面呈弱酸性,其pH值约为5.0~7.0,最低可到4.0,最高可到9.6,这是根据皮肤表面分泌出来的汗和皮脂的混合形成,PH值是尿素、尿酸、盐分、乳酸、氨基酸、游离脂肪酸等混合物的pH值,由于在人体皮肤表面存留着这么多的酸性物质,所以皮肤表面显弱酸性。
    * F. R  R3 l: X- T, s+ k  一般来说,皮肤的pH值因人种、性别.年龄、季节等的不同而各自不同。例如,幼儿的皮肤pH值比成年人高,女性皮肤的pH值比男性稍高,经过对北京地区人体面部皮肤表面pH值的测定,女性面部皮肤表面pH值约为5.7,男性面部皮肤表面pH值在5.41左右)。另外,既使是同一个人,因部位不同其pH值也各自不同。它受一些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如小汗腺较多的部位pH值为5.55土0.5,大汗腺较多的部位约为6.5土0.5。一般在上肢及手背处酸度较大,头部、前额及腹股沟处酸度较低。- e9 d: u5 A& V' \5 Q: m
      皮肤表面的这种弱酸环境对酸、碱均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对碱性物质的缓冲作用,称为碱中和作用。皮肤与碱性溶液接触后,最初5分钟皮肤的中和能力强,经过一段时,皮肤表面的pH值可恢复正常。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用pH值为10的肥皂水接触pH值为5.4的皮肤,其表面pH值即接近8,30分钟后降为7,60分钟后为6.3,几乎恢复到原有的酸度。皮肤对pH值在4.2~6.0范围内的酸性物质也有相当的缓冲能力,被称为酸中和作用。能够防止一些酸性物质对皮肤的损害。皮肤表面的酸度可用接触型酸度仪来测定。7 ^. o# [7 ~! I/ Y% C9 i; m) w& E
      任何改变皮肤表面正常酸度的体内外因素均可减弱或破坏皮肤的中和能力,如皮肤中和能力减弱,容易受到外界化学刺激的伤害而出现相应的皮肤损害如潮红炎症及各种皮疹。另外,皮肤表面的弱酸环境还能够抑制某些致病微生物的生长,使其不受到伤害。/ V& m) V7 g  S, b! @1 A# |% k2 y/ @
      各类化妆品的pH值不尽相同。比如我们最常用的雪花膏制品pH值为7.33,沐浴用肥皂制品PH值为10.57,而收敛性化妆水制品pH信为3.4。一般说来,选用弱酸性的化妆品大多数人来说是最合适的。
    # f" v" k. D3 X) v

    ) P# d1 s9 u8 \% K* O! k% O3 ]) v6 U- d; E
    皮肤酸碱小知识(来源网络)
    ( R/ Y' x2 {1 J% w+ D
    7 g* h. q+ Z( R9 C) F
        我们常说的皮肤的酸碱度,其实指的就是皮肤表面皮脂膜的PH酸碱值。由于皮脂中含有脂肪酸、汗水中含有乳酸的原因,皮肤表面的脂肪膜多数呈弱酸性,健康的东方人皮肤的PH值应该在4.5至6.5之间;越是油性的肌肤,PH值越低;相反的,肤质越干燥,PH值就越高,越偏向碱性。很多人脸部的PH值并不均衡,有的地方PH值较高,有些地方偏低,这类肤质,就是我们常说的混合性肌肤。脸部肌肤因部位不同而有不一样的PH值,是常有的现象,只要PH值在正常范围内,都算健康的肌肤。
    + j( K  k* Z: X
    5 M5 `4 t) q: W9 a" d   碱中和能力是肌肤健康的关键:PH值呈弱酸性,可以阻挠细菌滋生而具有保护能力。另外,当肌肤表面接受到碱性物质的刺激而改变PH值时,酸性的脂肪膜也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将肌肤表面的酸碱度调整回原来的指数,这种能力称为肌肤的"碱中和能力"。而不论肌肤表面酸碱值是多少,只要其"碱中和能力"强盛,就能抵抗容易造成过敏的过敏源,使肌肤保持健康。而皮肤对酸性产品的调节能力与碱中和能力相比要差很多。所以皮肤对酸碱性的调节能力主要几种在碱性上。
    3 ]* s1 l4 _4 f8 V
    8 E8 _# X. R/ U+ l( F- y   现在很多mm都知道了产品ph对皮肤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如上所说皮肤通常为弱酸性,所以目前很多护肤品的ph都在弱酸性范围内。但是有些产品由于其剂型的限制,其最终ph很可能在碱性或者酸性下。
      E5 w0 F$ B* j: C- U0 S5 E2 A" c; y" U; E- i3 Y% g$ @9 `
      1. 碱性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是一些皂剂型产品,有洗面奶,沐浴露等,还有就是我们以前常用的雪花膏。由于皮肤对碱性的调节能力比较强,而且一般的清洁产品在皮肤上停留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这些产品对皮肤本身ph平衡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而皂剂型或者说碱性比较强的清洁产品主要是由于在碱性条件下,脱脂力比较强,引起皮肤干燥,所以才会有刺激性。而雪花膏虽然是碱性且在皮肤上停留时间比较长,但是健康的皮肤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自动恢复皮肤的弱酸性。
    / F7 ?0 G: c% Z0 _( c' `. j: U    o, e7 K  d/ K$ u$ k1 s
      2. 酸性产品:通常的弱酸性产品由于和皮肤ph范围比较接近,自然不会对皮肤ph平衡产生影响。我这里想说的是酸性比较强,大概ph在3左右的护肤品。这类产品主要以化学美白产品,果酸类产品为主。很多化学美白剂因为要在ph3-4左右才可以溶解,而且在这个ph下,可以使一些皮肤角质剥落,这样美白剂就比较容易渗入皮肤中。
    ! s- F) `/ \0 T% S   AHA(水果酸)最原始用途是用于调整护肤品中的酸碱值(PH值)与皮肤相近。在护肤品领域中含有一种或两三种水果酸成分都被称为果酸产品。通常纯的果酸酸性极强,而PH值极低的强酸均属水溶性。越低的PH值,其过敏率就越高;如果PH值高,其过敏率反而减少。果酸引起过敏的主要因素不是果酸浓度含量多少,PH值才是导致过敏的真正主角。
    * q/ K/ Z8 t( O" A: ^) w/ J   
    * h. c% b* {/ `7 E' X   通常我们都会说碱性产品对皮肤影响大,事实上由于酸性较强的产品都是一些护肤品,而这类产品在脸上停留的时间比碱性的清洁类产品要长的多;另外皮肤本身对碱性的调节能力比酸性强,所以我们要更关注酸性较强的护肤品对皮肤的影响。由于使用果酸或者ph较低的美白产品引起的过敏要远远多于皂剂型洗面奶
    % R8 A( {' B8 \$ d) R& D" W7 e, Z7 G4 h: q) y
    如用ph试纸来测试,但是由于试纸本身有一定误差,所以准确性并不好。尤其对于皂剂型产品如果用水稀释后,ph一般都会在10以上。不过这个并不说明产品不合格,这是因为皂剂有水解反应,水解后ph会明显上升。而一般未水解的皂剂产品ph在8-10之间。
    , Q0 V% y4 \1 ~' g& i! _- A
      w8 z+ a. g  e   护肤品ph对皮肤确实有比较大影响,特别是过敏型皮肤的面膜,如果在使用某些产品后过敏,那么就要看看是不是因为产品ph碱性或者酸性太强引起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5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 :strong: :strong: 学习in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7 10:31
  •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6-27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网络
    , ^, N8 s( _% }1 d5 c( k6 u( f; G7 Y5 y) a/ p1 \
    纺织品pH值易出问题 建议修改相关标准      
    3 S  K5 w* ?9 ^5 D7 P/ Y* y) Z2 C
    0 l8 |: [( `6 J: u9 z! s    根据国家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婴幼儿及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的pH值应控制在4.0~7.5,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pH值应控制在4.0~9.0。GB18401-2003属于强制性标准,不仅适用于国内企业生产,也适用于进口产品验收检查,为保护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 z) ?/ V  `, }; L  X
      c% m; ?' G; D/ C7 S2 d  O
    据资料显示,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依据国家标准GB18401-2003对国内生产和销售的纺织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检验结果表明纺织产品pH值不合格率偏高,尤其是中低档产品不合格率竟达40%以上。而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我国出口纺织产品质量检验情况来看,pH值也是造成产品不合格主要检验项目之一,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信誉。& c- i) [5 t5 {7 b% v* c

    8 Z0 ^; K" C5 u  j# t0 ?pH值,通常叫酸碱值,是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中性或碱性的一种数值,范围为0~14。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就越小;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溶液的碱性越强,pH值就越大。纯水或中性的溶液,它们的pH值等于7。
    9 L5 x4 H; C6 f3 g0 ]3 Z) Z; x4 A0 t9 U1 _& ?, T, u* ?2 r0 e
    纺织品生产过程中,无论是褪浆、煮炼,还是漂白、染色(印花),都要经过固色、还原、清洗。这些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纯碱、烧碱、pH值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等,如果水洗不彻底,就会造成织物上存在酸、碱残留物。纺织品的pH值,是通过测试纺织品水萃取液的pH值来确定,是生产过程中控制酸碱度的技术指标。
    # ~9 l. b; C  O$ c6 C- Q/ q: o
    5 l' Y) V7 Z# N  S: p' F人体的皮肤一般情况下pH值在5.5~7.0之间不等,属于弱酸性,纺织品pH值超标,会破坏人体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引起瘙痒,并使皮肤容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甚至引发皮炎等症状。pH值是残留在纺织品中涉及影响人体安全、健康的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之一。为此,我国强制性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已经把pH值纳入了控制范围。在标准中依据产品适用范围规定:“婴幼儿及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的pH值应控制在4.0~7.5,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pH值应控制在4.0~9.0”。
    % t: o0 b/ a# D( ^
    ( ~3 l: _7 o! R0 s9 d! a  @- a人类皮肤表层带微酸性,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pH值属于中性或微酸性(pH略低于7)的纺织品均无损皮肤。pH值偏高的纺织品容易破损,而pH值过低,酸性过度,纺织品在储存中易损坏。由此可见,纺织产品pH值不但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也与纺织产品的自身质量密不可分。
    3 L* x, {/ B) p5 b3 i. e5 O
    : a7 y1 Z7 ~9 a下面就强制性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PH值的技术要求谈一下笔者的拙见,供大家参考。
    ! j8 J3 y: X' U2 i: {, h6 D( g1.国家标准GB18401-2003把纺织产品分为三类。即:A类产品(婴幼儿用品),B类产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产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这种分类方式仅考虑了产品的适用范围,而未考虑产品的使用时间、使用环境。纺织产品按使用性能来说五花八门,产品类别比较多,根据使用环境,接触身体的时间和部位也不相同,由于接触皮肤时间较短,如用于洗擦,可直接与人体接触的方巾、面巾、浴巾等毛巾,这些产品pH值不可能改变皮肤自然环境,导致皮肤受到伤害。像这类纺织产品应当放宽pH值的限制。
    7 n" m0 B# Z( E) x+ Y$ p5 R3 ~7 R, g' y2 _0 N! S! {
    2.在FZ/T62006-2004毛巾标准中规定毛巾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纺织品强制标准的要求,但在国家标准GB18401-2003附录B纺织产品分类示例中未包含毛巾产品。实际检验中不少检验机构把毛巾的pH值按国家标准GB18401-2003B类产品判定,这种做法值得商榷。8 p2 }5 T/ v+ ]* x

    + K% P( G2 R: a' v3.纺织品生产过程中,要经过褪浆、煮炼,或漂白、染色(印花),都要经过固色、还原清洗。这些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纯碱、烧碱、pH值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等,为了清除纺织品上存在的酸、碱残留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从生产工艺节约用水和经济成本核算来说,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前提下,C类产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适当放宽pH值的限制有利于节约用水,降低生产成本。
    & D) c% H3 C, K; h! z$ M3 q# l6 ]2 x& Q( y
    4.纺织产品pH值达到4.0时,呈现中强酸性,已明显偏离人体的皮肤pH值在5.5~7.0的范围,破坏了人体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给人体带来不适。产品上也会保留强烈酸性异味,且产品不易储存。
    , C* E0 Z8 L" `  L. r
    2 k, M9 m/ o3 B0 d: I8 D3 }. ~    综上所述,建议对强制性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有关pH值的技术要求进行修改,在产品分类时不仅要考虑适用范围,也要考虑使用时间、生产工艺的经济性。具体修改建议如下:" J5 o& q' y: [" S$ Y& H2 M
    1.A类产品(婴幼儿用品)pH值应控制在5.0~7.5(原为4.0~7.5),B类产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H值应控制在5.0~7.5(原为4.0~7.5),C类产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H值应控制在5.0~9.5(原为4.0~9.0)。
    0 F% w+ Z" w4 y1 d3 ?& v, J9 f2.把毛巾列入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附录B纺织产品分类示例C类产品当中。      
    : U! E2 j9 l: `4 J
    7 m3 Q- _/ W8 q  {. Q3 N! @3 e9 v: F) R5 l
    本信息来源:中国绸都网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3-6-16 16:49
  • 签到天数: 24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8-5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还有一点就是可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 门槛低了,产量高了销量多了,自然自然……:D不说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4-18 16:00
  • 签到天数: 14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8-5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英雄高见,哈,就是不知道那些专家能不能别只拿钱不干活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28 11: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是为了环保,也为了多数企业做不到旧标准要求而考虑吧/ _2 H" Q% L  [0 T5 o$ N
    第二其实从原来要求4.0~7.5放宽到新标准要求4.0~8.5对皮肤不会产生多大刺激影响,还是可以承受的
    , I0 n7 J' c& Y& B7 W  J; [1 T6 \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是不是这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 10: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  学到啦4 R2 n- k% ?( _* c+ L2 z8 o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天前
  • 签到天数: 135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2-3-6 15: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有些产品像毛巾按现在的生产工艺,ph值7.5以内难度较大,且使用中需反复洗涤,ph值对产品影响不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6 16: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说的有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4-18 09: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基于消费者的健康和纺织品加工需要的双重因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 苏ICP备17035522号-2 )

    GMT+8, 2025-5-1 23:22 , Processed in 0.0789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