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元茂测试仪器美邦测试仪器◆玛莎百货M&S标准免费下载◆加拿大CAN标准免费下载
◆JC.PENNEY全套测试方法◆澳大利亚AS标准免费下载您的位置,联系cnfzjc#126.com▲耐日晒色牢度试验专区
查看: 1027|回复: 0

发展升华转移印花的预规障碍与对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0-11 09:10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11-20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升华转移印花(以下简称转移印花)在上世纪30年代就出现这种现象。但真正作为生产手段运用一直迟至30年后。在上世纪70年代风靡欧洲及美、日诸国。尤其是在欧洲形成以法国的SubJistatic、德国的Transfertex、意大利的Miroglio利荷兰的Campo为代表的四大转移印花)厂。日本印花界权威武部猛氏曾乐观的预言:转移印花纺织品的产量从当年1971年的0.7亿m。到1980年可以增长到28亿m3,可占印花纺织品的总产量的20.74%。(日本《加工技术》),具体每年增产量为: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印花布量(10亿m3)

    8.7

    9.1

    9.6

    10.1

    10.6

    11.1

    11.6

    12.2

    12.8

    13.5

    转移印花布量

    0.07

    0.14

    0.21

    0.35

    0.6

    0.95

    1.4

    1.8

    2.35

    2.8

    占有比例

    0.08

    1.54

    2.18

    3.47

    5.66

    8.56

    12.07

    14.75

    18.36

    20.74



    历史证明,转移印花的发展并未如-式部猛氏的预计,而是在上世纪80年代停滞徘徊。不过同时期我国转移印花却飞速发展。原因在于它工艺简单、花型新颖、投资少上马容易、符合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在成衣和头巾等间歇性生产方面,更在全国遍地开花。它花纹区域不影响透气,衣片不会变形等特点非常适合服装的加工。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作者和江苏吴江盛泽工厂和浙江湖州工厂合作,就将这项技术应用于生产,因此在生产时间方面我国与西方并无多大差距。1996年作者应邀到德国和荷兰进行技术合作。欧洲四大转移印花)厂之一的荷兰Campo厂也只有4台Stock的圆网印花机和2台热辊式转移印花机。而浙江省绍兴县柯桥镇的一个转移印花厂就有3台凹印机用于花的印制以及16台转移印花机用于花布的生产。而类似的转移印花厂在柯桥、在绍兴、在浙江和在全国多处都有,作者估计我国的生产规模,在全世界应处于领先地位。西方转移印花生产不久就停滞不前,我国虽然蓬勃发展延续一个时期,但后来也山现徘徊局面。历史实践证明:转移印花的发展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


    二、转移印花发展受到阻碍,虽然可以罗列很多原因,但主要还是这种工艺适合的纤维受到限制。目前生活中主要消费的棉纤维却不能应用。转移印花最适合涤纶生产,因为涤纶的玻璃化温度比较明确,在它的无定形区存在着1-10纳米的微小空隙,当温度上升到200℃左右时,无定形区分子运动剧烈,逐渐软化成熔融状态,即所谓上面Liquid Layer(液层),由于范德华引力的作用,受热成气态(或气-液态)的分散染料的分子能够运动到涤纶周围,然后扩散进入无定形区,达到着色的目的。比较起来,天然纤维如棉虽然也有无定形区,但受热不但没有上述变化,而且可能脱水炭化受到破坏。因此虽然周围有气态的分散染料,却无缘完成染色作用。


    三、转移印花除具有人们已知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它属于一种崭新的气相反应工艺。这种工艺与传统的水(液)相工艺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排放废水。有史以来,印染生产都以水为介质的反应(烧毛和机械整理除外),由于水相反应的不完全性,造成很多的负面效果。如无论是印花还是染色,反应后残留在织物染化料,只能用反复水洗除去。这样就形成数量庞大(保守估计,全国每年约6亿吨)、成分复杂和变化无规律的废水。这种废水迄今尚无完善的处理方法,却增加企业的沉重负担。所以开发气相反应的生产工艺是符合人类新世纪生态的要求。因此研究天然纤维的转移印花一个重大的课题,有可能改革传统水印染工艺。


    四、国外研究天然纤维转移印花,差不多和合成纤维应用处于同期。研究的思路都集中在天然纤维织物上人为的制造接受分散染料的条件。随后国内也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形成一股热潮。虽然采用的方法很多,但却存在分散染料住天然纤维上固着欠佳的问题,诸如:

        1、湿处理牢度不足,有的印后成品初次洗涤基本合格,但多次后则难达到标准;
        2、染料印花久存泳移变色现象严重;
        3、色泽萎暗,鲜艳度降低;
        4、得色量下降。


    另一方面,这种处理方法大部分沿用水相反应、印后需要水洗除去残留物、水洗后又要烘干除水。不仅越成废水排放,丧失合成纤维转移印花的优点,而且消耗不少清水和热能,所以很难住生产中应用。作者曾到浙江余姚、纠兴等地征求工厂意见,这种处理工艺不仅难以显示转移印花工艺简单的优点,而且这些工厂一般没有处理(浸轧、烘干等)设备,应用困难,很难为工厂接受。


    五、合成纤维依靠热的无定形区变化接受分散染料气体。鉴于采用人为的在棉纤维上接受分散染料的手段不够理想。因此必须另辟气相有色体与棉纤维的结合条件,重点是研究新型的有色体。这种有色体必符合下列条件,即:


    (1)能够在l50?200℃之间升华成气体;
    (2)能够与棉纤维产生吸引和固着;
    (3)只有较好的染色牢度,主要亿湿处理方面。


    通过实验室研究,作者已经用常规的转移印花方法将一种非分散染料的有色体转移到棉布上,并有较坚固的水洗牢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尚没有形成系统的色谱品种,当然这只是一个开端,需要今后更深入的研究。

    来源:中国印花技术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 苏ICP备17035522号-2 )

    GMT+8, 2024-12-22 15:07 , Processed in 0.0725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