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元茂测试仪器美邦测试仪器◆玛莎百货M&S标准免费下载◆加拿大CAN标准免费下载
◆JC.PENNEY全套测试方法◆澳大利亚AS标准免费下载您的位置,联系cnfzjc#126.com▲耐日晒色牢度试验专区
查看: 854|回复: 1

[品质/ 燃烧] 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标准和测试结果差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27 09:14
  •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8-17 23: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品质管理 于 2013-8-17 23:55 编辑 ( U: r1 @3 p$ x6 h/ Y
    2 c9 ]! N3 h$ ^+ Y" G8 b& m

    文/袁彬兰李皖霞李红英) L4 C* O  `: _5 f! `


    ( u: b+ A! E0 ~. G
    摘要:本文简述了目前国内外测试防紫外线性能标准体系,通过试验说明了各标准测试结果的差异。
    关键词:防紫外线性能;UPF值;T(UVA)AV;T(UVB)AV;标准;

    6 {% a6 [% w7 D/ V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防护功能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防护功能纺织品有阻燃纺织品、抗紫外线纺织品、防辐射纺织品等[1]。随着功能性纺织品的流行,其相应的测试标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简要探讨了国内外现行的防紫外线性能测检测标准体系。
    目前尚无全球统一的防紫外线纺织品的检测标准,国内外主要测试标准包括有欧盟标准(EN 13758-1:2001)、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AS/NZS 4399:1996)、美国AATCC标准(AATCC 183-2010)和中国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等。这些标准主要是通过稳定的UV光源产生波长为290 nm ~400 nm的紫外线射线,通过单色器照射试样,收集总的光谱投射射线,测定出总的光谱投射比,并计算试样的紫外线透射率和防护系数UPF值。
    各国制定的标准仅规定了光源、积分球和滤片的要求,对于光线的传递无具体要求。市面上存在各种品牌和型号的分光光度计用于测试紫外线,这就造成了国内个检测机构之间采用的仪器有差异,而不同测试仪器的结果可能不同。本文也简要分析了不同测试仪器对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

    5 g  B4 L5 v4 y1 E3 u
    2防紫外线性能检测标准体系
    2.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标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率先制订了“AS/NZS 4399:1996 [2](Sun protective clothing-Evaluation andclassification)日光防护服评定和分级”标准,主要用于确定紧贴于皮肤的防护纺织品、服装和其他防护用品(如帽子)的紫外线透射率,同时提出了对防紫外线辐射标签的要求。织物样品必须在干态及松弛的状态下进行测试,每种样品要求测四块,两经两纬,试样不需预调湿,但对测试环境有着与众不同的要求,如相对湿度(50±20)%。测试得到的各个波长下的紫外线透射率可按波长分别计算出UV-A与UV-B的平均透射率以及样品的UPF值,然后按照给定的公式进行校正,最终得到样品的UPF值。标准提出了对纺织品防护等级的分类及标签的标注等要求,见表1。
    表1 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确定的UPF数值及防护等级
    UPF范围
    防护分类
    紫外线透过率/%
    UPF标识
    15~24
    较好防护
    6.7~4.2
    15,20
    25~39
    非常好的防护
    4.1~2.6
    25,30,35
    40~50,50+
    非常优异的防护
    ≤ 2.5
    40,45,50,50+
    0 c8 W8 M& X# }; F2 M+ y' R
    2. 2欧盟标准
    欧盟标准EN 13758-1:2001[3] “(Textiles-Solar UV protectiveproperties-Part 1: Method of test for apparel fabrics) 纺织品-日光紫外线防护性能-第1部分:服装面料试验方法”主要是针对服装面料紫外线防护性能的测试,不适用于那些提供远距离防紫外线保护的产品如雨伞、遮阳物等。测试的样品分为匀质和非匀质两类,匀质面料需要测试四块,非匀质面料则根据颜色或结构的不同分别测试两块,分别测得UVA、UVB紫外线透射率平均值和UPF值,该标准特别说明,拉伸状态以及湿态下会降低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
    7 N) |/ L: t: U8 |- z  n4 z% Y. F
    2. 3美国AATCC标准
    AATCC 183-2010 [4] “(Transmittance or Blocking ofErythemally Weighted Ultraviolet Radiation through Fabrics) 纺织品透过或阻碍紫外线的性能测试”用于测试防紫外线织物的阻隔或透过紫外线辐射的能力。测试的样品分为干态和湿态两种,分别按不同要求准备样品后进行测试,在织物样品上紫外线投射率最大的区域测试三次,得到平均紫外线透射率,据此计算UPF值、UV-A和UV-B的平均透射率,以及UV-B的紫外线阻隔率。

    ! P  |4 v  ^& u( |( M
    2. 4中国国家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 [5] “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了织物的防日光紫外线性能的试验方法、防护水平的表示、评定和标识。该标准要求测试时匀质样品每种需取四块,非匀质样品按颜色或结构每种取2块。按照测试的光谱透射比分别计算UV-A、UV-B平均透射比和平均UPF值和样品的UPF值。对于均质材料,当样品的UPF值低于单个试样实测的UPF值中最低值时,则以试样最低的UPF值作为样品的UPF值报出;对于非匀质材料,以所测试样中最低的UPF值作为试样的UPF值。当样品的UPF值大于50时,表示为“UPF>50”。当样品的UPF>40,且T(UVA)AV < 5%时,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各国标准对纺织品防紫外线的测试要求和判定都不相同,具体见表2。
    表2 各国防紫外线测试方法标准间的差异
    $ x0 x/ x$ `8 X
    AATCC 183
    EN 13758
    AS/NZS 4399
    GB/T 18830
    适用范围
    干、湿态和拉伸状态的织物
    服装面料
    干态且非拉伸态的未处理纺织品
    所有纺织品
    测试波长范围
    280 nm~400 nm
    290 nm~400 nm
    290 nm~400 nm
    290 nm~400 nm
    样品数量
    2(一干一湿)
    4
    2经2纬
    4
    非匀质样品
    每种颜色和结构至少1个样品
    每种颜色和结构至少2个样品
    每种颜色至少1个样品
    每种颜色和结构至少2个样品
    调湿
    需要
    需要
    不需要
    需要
    试验环境
    干态试样,温度(21±1)oC
    相对湿度(65±2)%
    温度(20±2)oC
    相对湿度(65±2)%
    温度(20±5)oC
    相对湿度(50±2)%
    温度(20±2)oC
    相对湿度(65±4)%
    修正标准偏差
    参照的日光光谱辐照度
    美国新墨西哥州Albuquerque市
    73日夏季中午
    5 q: C  J) J' W1 A
    美国新墨西哥州Albuquerque市
    73日夏季中午6 \- ^! ]& T+ @3 A' N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1月1日冬季中午
    美国新墨西哥州Albuquerque市
    73日夏季中午, X# D: P( l$ e( [9 l
    报出值
    UPF值、
    T(UVA)AV
    T(UVB)AV
    100%- T(UVB)AV
    样品UPF值
    UPF单值
    T(UVA)AV
    T(UVB)AV
    UPF修正值
    UPF平均值
    样品UPF值
    UPF平均值
    T(UVA)AV
    T(UVB)AV
    抗紫外线要求
    UPF≥15, 分三类防护等级
    UPF>40,匀质试样UV-A平均透射率<5%
    UPF≥15,分三类防护等级
    UPF>40,UV-A平均透射率<5%
    3试验方案及数据分析
    3.1 不同方法标准对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
    3.1.1试验方案
    样品:随机选取匀质的针织布料一块。
    方案:分别采用方法标准EN 13758-1:2001、AS/NZS 4399:1996、AATCC 183-2010和GB/T 18830-2009测试UPF平均值、样品的UPF值、T(UVA)AV和T(UVB)AV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3.1.2试验数据结果及分析
    表3  不同标准防紫外线性能测试值的差异
    0 Z2 ?+ N1 v* x0 k
    AATCC 183
    EN 13758-1
    AS/NZS 4399
    GB/T 18830
    UPF平均值
    45.2
    41.4
    45.3
    41.25
    样品UPF值
    45.2
    35.1
    34.9
    35
    T(UVA)AV/%
    3.04
    3.24
    2.99
    3.18
    T(UVB)AV/%
    1.75
    2.31
    2.02
    2.24
    由表3可知,AATCC 183-2010测得的样品UPF值与其他三个标准存在明显差异;EN 13758-1:2001和GB/T 18830-2009测得的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较一致;AS/NZS 4399:1996测得的防紫外线性能结果与EN 13758-1存在轻微差异。原因主要是因为标准间的差异造成的, AATCC 183-2010不要求对样品的UPF值进行修正,因此AATCC 183-2010测试的样品UPF值与其他三个标准间差异较大;AS/NZS 4399:1996采用的参照的日光光谱辐照度与其他三个标准不同,因此UPF平均值与欧盟标准和中国标准测试值差异较大[6]。

    ; T& L4 D3 g7 l/ S1 W/ `' X
    3.2 不同仪器对抗紫外线测试结果的影响
    3.2.1试验方案
    样品:随机选取匀质的针织布料五块。
    测试标准:GB/T 18830-2009。
    仪器选择:根据各检测机构常用测试防紫外线性能的仪器,选取Cary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cary100紫外分光光度计、uv1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种较常用的测试仪器。
    方案:分别采用不同的仪器测试UPF平均值、样品UPF值、T(UVA)AV和T(UVB)AV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3.2.2试验数据结果及分析
    表4  不同仪器防紫外线性能测试值的差异
    测试项目
    仪器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样品4
    样品5
    UPF平均值
    cary50
    20
    24
    31
    8
    125
    cary100
    19
    22
    27
    7
    71
    uv1000
    20
    22
    28
    6
    57
    样品UPF值
    cary50
    20
    23
    29
    7
    >50
    cary100
    18
    20
    27
    6
    >50
    uv1000
    20
    20
    26
    6
    49
    T(UVA)AV/%
    cary50
    23.23
    2.79
    7.02
    16.16
    1.07
    cary100
    24.20
    3.10
    7.95
    16.66
    1.46
    uv1000
    29.94
    3.92
    8.50
    24.56
    2.33
    T(UVB)AV/%
    cary50
    0.88
    3.93
    2.12
    12.05
    0.63
    cary100
    1.15
    4.42
    2.56
    13.42
    1.32
    uv1000
    0.65
    4.43
    2.66
    14.89
    1.66
    本次试验选取的四种不同的测试仪器均满足标准GB/T 18830—2009要求。由表4可知,不同型号的仪器测得的防紫外线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各国防紫外线性能测试标准中未对仪器型号做出明确规定,为了确保不同实验室间数据的一致性,进行比对试验时最好选用同一品牌的仪器。
    4结论
    4.1 GB/T 18830-2009与EN 13758-1:2001在内容上基本一致;AATCC183-2010在试样的选择、数据的处理与其他三个标准存在明显差异; AS/NZS 4399:1996在测试原理、制样、测试过程、数据处理上与EN 13758-1:2001很相近,但其在调湿条件、日光辐照度E(λ)等参数的选择上有其鲜明的特点。
    - o3 `: G5 y& {& P: U/ @/ u
    4.2  AATCC 183-2010测得的样品UPF值与其他三个标准存在明显差异;EN 13758-1:2001和GB/T 18830-2009测得的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较一致;AS/NZS 4399:1996测得的防紫外线性能结果与EN 13758-1存在轻微差异。

    8 j" }; g2 A& D
    4.3 不同型号的仪器测得的抗紫外线性能存在明显差异。

    6 P5 U% x8 R$ a' n6 {5 Q7 d( x, J
    参考文献:
    [1] 罗胜利,袁彬兰张玉莲.防护性功能纺织品的测试标准体系评价[A].北京纺织工程学会.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纺织工程学会.2011:583-588.
    [2] Sun protective clothing-Evaluationand classification[S].
    [3] Textiles-Solar UV protectiveproperties-Part 1: Method of test for apparel fabrics[S].
    [4] AATCC 183-2010 Transmittance orBlocking of Erythemally Weighted Ultraviolet Radiation through Fabrics [S].
    [5] GB/T 18830—2009 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S].
    [6] 徐敏,梁灌,张晓丽,等.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测试标准的不同点及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J].工业技术,2006,19:21-23.
    来源中国纤检杂志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19 08: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有坛友正需要,他正在了解这个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 苏ICP备17035522号-2 )

    GMT+8, 2024-6-26 15:16 , Processed in 0.07090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