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B/T 8427方法2的疑问
有什么疑问啊,怎么空白了~ 不好意思,图片没有发上去我来描述吧,我可能一直认为蓝羊毛标样的1-8和L2-L9是对应的
所以7.2.3.2中说“当能观察出蓝色羊毛标样2的变色达到灰色样卡3级或L2的变色等于灰色样卡4级”
我认为这两个说的不是一个阶段,起码到达这两个终点的时间有很大差距,那为什么还要这么来定啊???
第二,7.2.3.3中说“继续暴晒,直至蓝色羊毛标样4或L3的变色与灰色样卡4级相同”
为什么上一阶段说的是蓝色羊毛标样2,这里直接变成蓝色羊毛标样4了?为什么不提中间的蓝色羊毛标样3的事啊?
第三,7.2.3.4中说“继续暴晒,直到蓝色羊毛标样6或L4的变色等于灰色样卡4级”
这里又直接变成蓝色羊毛标样6了,也没有提蓝色羊毛标样5。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的意思,总结一下就两点
为什么蓝色羊毛标样选择是2、4、6而没有提到中间的3和5?
标准中每一条说的用两种羊毛布控制的暴晒阶段是相同的吗?“当能观察出蓝色羊毛标样2的变色达到灰色样卡3级或L2的变色等于灰色样卡4级”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能让这两个规定的这一阶段的暴晒终点到达吗? 1-8和L2-L9,他们之间的区别大家一定了解,论坛内也有这样的帖子
其它的大家接着聊
回复 3# CMGDTZ 的帖子
国标的光照色牢度看着实在太累!描述的不知所云!我是看不懂1 是有点累,不如直接制定标准,晒多少个小时,直接用灰卡评级,应该是可取的,相关专家是不是可以做一下实验验证一下 当你做过实验,你就明白 方法2标准是使用蓝标1~8或L2~L9一整套的,暴晒终点分为三个阶段为2、4、6蓝标分别达到3、4、4级,跟中间3和5有没提到没有关系吧! 之前做了一次方法2,感觉没什么实际的检验意义,不如方法3更有针对性。方法1和方法2中分阶段曝晒一般情况下没有意义,直接连续曝晒好了。
至于两种蓝标的区别,我们没用过AATCC的,也不是很清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