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jc 发表于 2011-3-4 10:18:00

服装标准中纰裂试验方法的比较与探讨

服装标准中纰裂试验方法的比较与探讨



    纰裂是指经缝合的织物受到垂直缝口的拉力作用时, 一个方向的纱线在另一个方向的纱线上产生滑移, 所呈现的脱缝或裂口。纰裂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服装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会严重降低服装的服用性能。在我国,服装纰裂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引起纺织服装业界重视,1999年以后修订的国家标准和纺织服装行业标准都增加了缝子纰裂的考核指标。但各个服装标准对纰裂的试验方法的规定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实践检验发现,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上的差异,给检验人员造成了困惑。本文利用比对分析的方法,旨在探讨如何改进这些问题。

1纰裂试验方法的种类
    首先对现行各服装产品标准中缝子纰裂的试验方法进行归纳,详见表1。

表1服装标准中缝子纰裂的试验方法比较标准指标是否参照FZ/T 20019测量工具夹具尺寸定负荷值滑脱或断裂的判定GB/T 2660–2008衬衫
≤0.6cm否––丝绸按GB/T 18132规定;其他面料:(100±5)N;
里料:(70±5)N滑脱或断裂均判不合格。GB/T 2662–2008棉服装≤0.6cm否–2.5 cm×2.5 cm丝绸52g/m2以上:(67±1.5)N;52g/m2及以下和67 g/m2以上的缎类:(45±1)N;
其他面料:(100±5)N;
里料:(70±1.5)N;滑脱判不合格。(断裂未说明如何判定)GB/T 2664–2008男西服、大衣≤0.6cm否钢直尺(分度值为1mm)2.5 cm×2.5 cm面料:(100±2)N;里料:(70±1.5)N织物断裂、织物撕破或缝线断裂判合格;滑脱判不合格。GB/T 2665–2008女西服、大衣≤0.6cm否钢直尺(分度值为1mm)2.5 cm×2.5 cm面料:(100±2)N;里料:(70±1.5)N织物断裂、织物撕破或缝线断裂判合格;滑脱判不合格。GB/T 2666–2008西裤≤0.6cm否钢直尺(分度值为1 mm)2.5 cm×2.5 cm面料:(100±2)N;里料:(70±1.5)N织物断裂、织物撕破或缝线断裂判合格;滑脱判不合格。GB/T 18132–2008丝绸服装≤0.6cm否–2.5 cm×2.5 cm面料:52g/m2以上:(67±1.5)N,52g/m2及以下和67 g/m2以上的缎类:(45±1)N;里料:(70±1.5)N滑脱判不合格。(断裂未说明如何判定)GB/T 14272–2002羽绒服装≤0.4cm是–参照FZ/T 20019采用2.5 cm×2.5 cm面料、里料:(100±5)N–FZ/T 81006–2007牛仔服装优等品:≤0.5 cm;一等品、合格品:≤0.6 cm否–夹钳宽度2.5 cm面料:339 g/m2以下:(100±5)N,339 g/m2及以上(150±5)N;里料:(70±5)N–FZ/T 81007–2003单、夹服装优等品:≤0.5 cm;一等品、合格品:≤0.6 cm是–参照FZ/T 20019采用2.5 cm×2.5 cm面料:(100±5)N;
里料:(70±5) N–注:“–”表示标准未规定。
2 方法问题的分析
    在检验中,各服装标准的纰裂测试方法在操作上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部分服装标准未具体规定夹具的有效尺寸。夹具的有效尺寸是纰裂测试中的重要试验条件,尺寸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纰裂的测试结果,但目前部分标准却没有相关规定。例如GB/T 2660–2008《衬衫》、GB/T 14272–2002《羽绒服装》和FZ/T 81007–2003《单、夹服装》中都没有明确规定夹具的有效尺寸。
    目前,服装标准中最常用的夹具有效宽度有两种,分别为5.0 cm和2.5 cm。如果按照参照FZ/T 20019的规定,夹具的有效宽度应选2.5 cm。可在实际测试中,国内大部分检测机构却趋向于选择5.0 cm,这就给同标准的检测结果带来了差异。
本文选择了4种具有代表性的织物分别采用两种夹具进行了比对测试,除夹具外其余测试条件均按FZ/T 81007–2003执行,结果见表2。

表24种织物纰裂试验结果样品编号成分含量单位面积质量/(g/m2)定负荷值/N经向试样纰裂程度/ cm夹具有效宽度为5.0 cm夹具有效宽度为2.5 cm1#100%棉1281000.250.352#60.4%涤纶,39.6%棉921000.450.653#100%锦纶52700.500.604#100%涤纶45700.600.65    由表2可知,夹具有效宽度为2.5 cm的纰裂程度普遍比有效宽度为5.0 cm的大。这是因为在相同负荷的情况下,夹具有效宽度的减少使得纰裂样品单位宽度内受到的力值急剧增大,应力更加集中,从而造成了纰裂程度的加深。
    从表2中还可看出,夹具有效宽度选择5.0 cm时,2#和4#样品检验结果判定为合格;而选择2.5cm,2#和4#样品检验结果不合格。可见,夹具有效尺寸的选择在某些情况下会对检验结果产生质的影响。
   为了提高试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建议各产品标准应明确规定纰裂测试方法中夹具的有效尺寸。结合纰裂指标和检测经验,建议夹具有效宽度统一采用5.0 cm。
    2) 大部分服装标准未明确规定采用哪种测量工具
    目前,因为服装标准没有明确规定采用哪种测量工具,各检测机构在测量工具上一般存在着两种选择:游标卡尺和钢直尺。各检测机构对注明参照了FZ/T 20019标准的产品标准普遍选择游标卡尺(实际上,FZ/T 20019也只是建议采用游标卡尺),对其他没有具体规定的选择钢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
    GB/T 2664–2008、GB/T 2665–2008和GB/T 2666–2008等标准明确规定采用钢直尺测量。显然钢直尺的精度比游标卡尺低得多,误差大,而且更容易受检验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采用钢直尺作为测量工具明显降低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块缝制面料的纰裂程度为3.20 mm,按0.5 mm梯度修约后为3.0 mm,而同一缝制面料采用钢直尺测量值为3.5 mm,结果相差很大。对于在合格边沿的产品,精确度显得更为重要,更需要用游标卡尺来精确测量缝口脱开程度。鉴于以上情况,建议各标准统一规定采用游标卡尺作为纰裂试验测量工具。
    3) 各服装标准对滑脱或断裂的结果判定不一
    纰裂试验过程中部分面料在未达到规定的力值前就会发生纱线滑脱或断裂现象。纱线滑脱是经纬纱之间摩擦力过小或纱线密度较小所致。滑脱是织物纰裂性能较差的一种典型现象。纱线断裂是纱线断裂强力较差或纱线密度较小所致。断裂现象并不能反映织物纰裂性能的好坏,但它却间接体现了织物连纰裂最基本的定负荷量都承受不了的事实。在日常的检测中检测人员时常碰到滑脱和断裂现象,但目前各标准对这两种现象的判定不一致。例如:GB/T 2662–2008《棉服装》和GB/T 18132–2008《丝绸服装》只规定了滑脱判为不合格,却未规定断裂现象的判定;GB/T 14272–2002《羽绒服装》、FZ/T 81006–2007《牛仔服装》和FZ/T 81007–2003《单、夹服装》甚至没有对这方面的规定;GB/T 2664–2008《男西服、大衣》与GB/T 2660–2008《衬衫》对断裂现象的判定甚至截然相反:前者判定为合格,后者判定为不合格。笔者认为GB/T 2660–2008《衬衫》标准对滑脱和断裂结果的判定较为合理,即滑脱或断裂均判纰裂不合格,建议其他标准向其靠拢。
    4) 部分标准纰裂指标偏低
    FZ/T 81006–2007《牛仔服装》规定,优等品的纰裂指标为≤0.5 cm;一等品、合格品为≤0.6 cm。大部分牛仔面料经纬纱的颜色为经蓝纬白,在检测裤侧缝纰裂时往往会出现露白现象(图1),即蓝色的经纱受力沿纬纱方向滑移在接缝边沿露出了显眼的白色纬纱。这样在纰裂程度达到0.4 cm时就足以引起消费者的投诉。因此,建议针对此类产品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的指标均上调至0.4 cm。
http://news.ctei.gov.cn/images/content/2011/20110304085006412201.jpg图1牛仔服装纰裂试验中的露白现象
3 结语
    标准中存在不合理的条款是难免的。以上阐述的问题和建议均出自相关企业和检测机构一线检验员对标准的困惑。这些问题的解决会对企业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会使检测机构受益颇多,建议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单位及时对标准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标准,使其更好地和实际检测工作接轨。

(中国纤检王敏 林登光 章金兴)

梗泛萍飘 发表于 2011-3-7 21:31:00

谢谢楼主分享,还有个就是打结的问题,

sdwhyxy 发表于 2011-3-15 15:21:00

回复 1# 51jc 的帖子

很有收获。看来是真正的行家。在这里顺便再请教一下:做裤后裆缝强力时,缝迹两边要不要锁一下,否则会不会从缝线处滑脱

cntest 发表于 2011-3-16 23:34:00

我们做,没锁,标准也从来没提

zbchoho 发表于 2011-10-16 15:42:00

这个道出了相关标准纰漏中的大大的问题。

lshzh001 发表于 2011-10-19 14:40:00

这个检测的不多!

yezeng 发表于 2011-10-22 15:11:00

谢谢分享

taicy2008 发表于 2011-11-11 09:36:42

谢谢分享。

garin.zhu 发表于 2011-11-11 12:02:07

总结的好详细啊,尤其“滑脱或断裂的判定”,一目了然,不同标准的都在。谢谢了

zsw1225 发表于 2012-3-12 13:12:54

一般化纤内衬或接缝处要检测,一般又叫接缝滑移/防滑移,这个比较简单,我可以修!

lxy_0123 发表于 2012-3-12 16:33:02

想请问,在测试过程中,接缝处的缝纫线会出现从两段向中间滑缩,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凌语850812 发表于 2012-7-27 15:10:54

预加张力2N,加跟不加会有很大差异吗?这个张力一般怎么加?

qsy 发表于 2013-10-30 11:05:20

                              {:soso_e17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服装标准中纰裂试验方法的比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