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 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纺织行业智能标准体系
智能制造 | 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纺织行业智能标准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实体经济的纺织业现阶段智能制造水 平如何?在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方面的创新应用有哪些?发展智能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国家、行业推动智能制造和物联网发展的政策有哪些?
企业实施智能化热情高
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显著
多年来,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纺织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迈向中高端。今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仍然延续着这种趋势,虽然经济 运行好于预期,但发展中来自成本、环保、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招工难、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认 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不断提升行业的创新发展能力,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从而加快智能化进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同样,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对此表示认同。她说,现阶段,智能制造是纺织行业的主攻方向。特别是近两年来,纺织业以智能制造为焦点,形 成试点项目,在柔性制造等方面成效明显。根据对纺织行业340家企业开展的智能化应用调查结果显示,全行业开展定制化的企业逐渐增多。
据夏令敏介绍,当前,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的热情很高。行业两化融合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智能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装备实现了技术突破;智能化应用已覆盖纺织行业全产业链,纺织重点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成效显著;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取得突 破,并在行业推广成效显著;物联网技术在行业应用日益广泛;在“互联网+”行动推动下,互联网与纺织工业加速融合。
夏令敏认为,现阶段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行业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二是加大纺织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力度。三是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在纺织行业的创新应用。四是推动建设一批产业集群智能化服务平台,提升中小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五是建设以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纺织品质量追溯 体系,引领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六是加速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在纺织行业的推广应用。七是加大纺织行业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力度。
夏令敏预测,到2020年,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应用标准体系初步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普及率大幅提升;行业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明显突破;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纺织工业的融合进一步深化。
智能技术应用领域广泛
一体化设备投入成本高
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智能化进程的加快,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但同时夏令敏也指出,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纺织行业智能化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行业智能化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首先,企业间、地区间两化融合发展不均衡,多数企业对智能化转型的认识水平和建设能力有待提高。其次,行业智能制造缺乏顶层设计,智能制造、物联网相关领 域标准化工作滞后。再次,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不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亟待培育。最后,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缺乏。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俞建勇介绍,目前,纺织智能制造重点应用领域包括化纤制造智能化、纺织加工智能化、染整加工智能化、服装设计加工智能化、纺织服装规模定制、纺织产业供应链智能优化管理、废旧纺织服装资源循环利用、可穿戴智能纺织品等。
以服装制造过程为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大量信息流仍然依靠人工统计,效率低下;各个工序间的物料转运还基本依靠人力;制造装备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生产装备大量依赖人工操作;质量监测没有形成完整的数据体系,质量问题难以追溯。
针对这些问题,宁波圣瑞思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九生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智能面料存储系统:面料在整个库区内实行无人工搬运,找寻面料时系统自我报告,管理者只需在显示器上操作,即可进行面料捡取。物料电动输送系统:完成生产 企业内部实时生产的输送。生产数据实时采集系统:针对生产现场的数据采集,实时获取车间现场的数据信息,为生产及决策提供依据。智能生产辅助机器人系统: 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智能物料配送系统:采用轨道滑车及岔道式设计,悬挂式流水,有助于提 高产品质量,降低员工工作强度。智能生产与后整吊挂系统:采用电脑管理,配合企业级数据库、管理软件、电子技术、RFID射频技术、工业自控技术及先进的 机械传劢技术,来代替原有生产中的人工搬运、记录、统计等传统工序。智能分拣系统:改善作业环境、出货管理品质、提高作业效率。自动包装系统和智能仓储系 统采用电脑控制,大大节省人力。
那么,这些高效智能技术在行业内应用情况如何?刘九生表示,目前行业内的不少知名服装企业都有运用,如,九牧王、海澜之家、大洋、江苏天源等,不少企业是部分采用智能设备。由于一体化智能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因此普及率还不是很高。
除此之外,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陈瀚宁也介绍了服装生产车间RFID实时生产线、棉纺车间智能工厂系统、棉纺车间MES、棉纺车间物流自动化装备方面的应用。 陈瀚宁特别提到,2017年被工信部列为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项目的经编织造数字化车间通用模型标准的研究与试验验证。据了解,该项目实现了经编织造车间内 产品设计、织造设备、生产管理和物流管理数据接口信息的标准化,成为经编织造智能工厂的基础性依据。并在福建华峰、江苏新东旭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开展标准验证工作。
行业加大试点推广力度
企业发挥推进主体作用
同样,被列入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重大标志性项目的筒子纱智能染色工厂,是标准化智能染色示范工程,实现了纱线染色过程的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提高了染色质量和效率,吨纱染色降低生产成本30%。
据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琳介绍,筒子纱智能染色工厂包括: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装备、智能筒纱生产物流及包装系统、全自动染料助剂配送系 统、立体仓库及智能物流系统、纺纱设备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纺织行业与业机器人制造等6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高端印染及后整理设备。
目前,康平纳智能化染整技术及产品已建设2个智能工厂、在5家上市公司4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为推进印染行业智能制造、绿色生产、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技术 支撑。正在建设的新疆康平纳智能染色有限公司筒子纱染色智能示范工厂项目由泰安康平纳机械有限公司和新疆科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投资23亿元。预计 达产后年产色纱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5.6亿元,带动下游产业200亿元。刘琳表示,未来10年将建设50家智能染色工厂,其中,“十三 五”期间,建设15家智能染色工厂。
近年来,智能制造在行业内掀起了一阵热潮,俞建勇认为,中国制造业尚处于“工业2.0”后期的发展阶段,应推进“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融合式发展。企业是推进智能制造的主体,要实事求是地探索适合自己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
扫描进入中织源MES微信端
或拨打垂询热线 400-962-5828
17750101951(微信同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