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 发表于 2015-3-11 10:37:15

织物免烫性概述

本帖最后由 品质管理 于 2015-3-11 10:56 编辑

织物免烫性概述【摘要】:论述研究了免烫性的必要性,织物皱痕产生的原因。对织物的免烫性和抗皱性作了原理上的比较,并用示意图说明。采用测定织物湿折痕回复性的测试方法来评定织物的免烫性。利用拧绞法、落水变形法和洗衣机洗涤法3种方法,通过5级评级确定免烫性的等级优劣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2方面对影响织物免烫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整理工艺方面,介绍了运用较广的甲醛捕捉剂,以降低免烫整理中产生的有害甲醛。
【关键词】:免烫性 抗皱性 拧绞法 落水变形法 洗衣机洗涤法

天然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织物是人们喜爱的2种面料。例如棉、麻等天然纤维制成的服装穿着舒适,但在穿着过程中易起皱,且皱痕不易消除,水洗熨烫后才恢复外观。又如毛织物丰满、挺括、保暖好,广泛用于礼服、西装面料。但羊毛纤维具有特殊鳞片包裹结构,尤其在潮湿、高温、和外力作用下,极易产生毡缩现象,这使得毛织物服用时不能方便用水洗涤,增加了消费者的护理难度。


1.免烫性的含义织物的免烫性,又称洗可穿(wash and wear),一般是指织物经过洗涤后,即使不熨烫或稍加熨烫,也很平挺,形状稳定,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免烫性是指洗涤并干燥的抗皱性。抗皱性的含义是指织物抵抗由于揉搓挤压而引起的弯曲变形的能力。织物产生抗皱的根本原因是织物的塑性变形而形成折痕。而免烫性的机理主要是洗涤和干燥后,纤维的非均匀性膨胀产生的折痕。如图1所示,纤维在水中收到水分子的挤压,同时纤维本身吸水膨胀。而抗皱性的含义是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如图2所示。这也就说明抗皱性好的织物,其免烫性却未必好。织物在水中或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待外力撤除后,由于纤维发生了永久性变形而导致折痕的产生。因此免烫整理要求整理剂能够渗透到纤维内部,不能仅在纤维表面作用。整理的目的是提高织物的湿比较。


2.免烫整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如果从抗皱整理第一个专利发表(1926年申请,1929年发表)算起,正好它已走过了80多个年头了。其间,随着化学工业的精细化工产品不断开发,生产出许许多多新的化学品,为催生纺织品化学整理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和使之茁壮成长的可能性。以下就抗皱整理工艺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2.1防缩防皱(或树脂)整理:   最初,防缩防皱整理的对象主要是粘胶织物,因粘胶织物容易起皱变形,缩水率大,湿强力低,影响其服用性能。经防缩防皱整理后,可以明显地改进服用性能,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2.2免烫或洗可穿整理:50年代,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相继进入人们的生活,合成纤维的服装洗后具有快干和基本平整的外观特点,这就是“免烫”、“洗可穿”等名词的由来。虽然合成纤维服装的吸水性和穿着舒适性不如粘胶和棉织物,仍受到消费者热烈的欢迎。2.3耐久压烫整理:最初(1956~1957)的耐久压烫和洗可穿服装是在干洗设备上生产的,棉织物浸渍DMEU和金属盐催化剂溶液后,离心机甩干,低温烘干,最后用热熨斗或热压头压烫机,热处理(焙烘),使压烫效果保持耐久性幢。 2.4低甲醛整理:由达到防缩抗皱要求,走向免烫(或洗可穿)和耐久压烫的洗可穿服装的发展,是整理织物的抗皱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可以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的变化中明显表现出来。降低免烫整理和耐久压烫服装上的释放甲醛,首先是要选择耐水解性能好的交联剂,其次,是优化整理工艺的技术的各参数。如交联剂和催化剂的用量、焙烘条件等,并在加工过程中予以控制2.5多元化免烫整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环保声浪席卷全球,特别是欧洲出台了具有商业产品标准性质的ECO-TEX标准100,给以甲醛衍生物的免烫整理纺织品套上一道无形的紧箍咒,给无甲醛整理产品开出了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与生态环保意识结伴同行的纺织品,在崇尚自然流行趋势的推动下,天然纤维纺织品风迷环宇,以及人们消费的个人化趋势日益强盛的市场需求下,客观上促使免烫整理走向多元化方面的发展。


3.免烫性的测试用测定织物的湿折痕恢复性来评定织物的免烫性。回复角测定方法如图3所示。将织物试样按一定的洗涤方法处理干燥后,根据试样表面折痕状态,与标准样照对比,目测评级。将试样与免烫样照对比,样照分为5级,“5级”免烫性最好,“1级”免烫性最差。以3块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评级结果。3.1拧绞法在一定张力下对经过浸渍的织物试样加以拧绞,释放后由于不同织物具有不同的平挺特征或免烫能力,在织物表面会显现出不同的凹凸条纹和波峰高度,再与样照对比。免烫性好的织物,表现出凹凸条纹少而且波峰高度不高,布面平挺;反之,则条纹多而混乱,波峰高,布面平挺。虽然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大部分织物在拧绞后条纹都比较多。可用于不同原料织物的免烫性比较。3.2落水变形法截取一定尺寸(25 cm × 25 cm) 的试样2 块,浸入一定温度(40 ± 2)℃ 的溶液中( 按要求配制) 中,经过一定时间后,用手拿住两角,在水中轻轻摆动,时而从水中提出,时而放入水中,反复几次后取出试样,并在滴水状态下悬挂,自然晾干,直至与原重相差± 2% 时,进行对比评级。这种方法适用于精梳毛织物及毛型化纤织物,因为其实验过程对织物不施加作用力。3.3洗衣机洗涤法将织物试样按一定条件洗涤,甩干,摊放( 不用力) 干燥后( 也可甩干后,再用转笼烘干) 与样照对比评级。该法与服装的实际洗可穿性最为接近。


4.影响因素4.1湿态与干态下弹性回复能力的比值湿态与干态下弹性回复能力的比值,决定织物在洗涤时由于纤维膨化而造成织物变形程度,及织物洗涤后保持原有外形的程度。比值越高,免烫性越好。4.2 纤维的湿膨胀纤维的湿膨胀是指织物在洗涤时吸湿性的多少,与纤维本身的吸湿性不同,纤维的回潮率是在空气中对水分的吸收。湿膨胀性越大,织物洗涤后变形越大,免烫性越差。不同种类纤维在以上2种因素的影响下具有不同的洗可穿性,见表14.3洗涤洗涤方法根据洗涤液不同可分为2种:一种是水洗,它是用水和肥皂以及漂白助剂对纺织品的污物进行清洗;另一种是干洗,在专用洗衣洗衣机中,将纺织品浸入油及清洁剂等有机溶剂中进行反观搅动,从而将纺织品中的污渍去除。不管使用什么洗涤溶剂、洗涤方法和洗涤频率,都会挺像织物的免烫性。洗涤次数越多,洗可穿性变差,织物能力下降。因此,洗涤方法应根据不同原料做出不同选择。4.4混纺性一些免烫性不好的原料与免烫性好的原料混纺后,能获得较好的免烫性。例如,涤纶和羊毛混纺后,打打改善了植物的免烫性。涤纶/腈纶中长纤维植物的平挺情况与毛/涤织物水平相当,具有比较好的免烫性。4.5 整理工艺植物的染色后整理对植物的免烫性也有影响。这是因为植物在染色整理过程中,在湿态下收到各种机械外力,都会使织物产生变形。过去采用的是2D树脂整理,但会释放有毒的甲醛,目前有各种心性的免烫整理来提高植物的免烫性,包括低甲醛整理剂以及多元醇类的整理。甲醛捕捉剂是被添加到树脂混合物中,应用到纤维材料上,从而生产出低甲醛含量的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减少甲醛含量的捕捉剂有:三梨糖醇,甲氧基葡萄糖苷,二甘醇。尽管醇类作为捕捉剂使用可以减少甲醛含量,但他们的有效性取决于树脂的形态。   乙酰乙酰胺使用于免烫织物整理时,与其他已知捕捉剂证明有有点。它是唯一商业化可行性的捕捉剂,可以使免烫整理织物的甲醛含量降低到25mg/kg植物或是低于AATCC112-1984测试标准,而不会影响织物性能,又经济实惠。


5.评价指标1.      免烫性评价指标免烫纺织品标准中必须规定免烫性能指标,这是与其他纺织产品标准的重要区别。如果产品的免烫性能达不到要求,则不能称其为免烫产品。该标准中规定免烫性能标准如下:洗涤干燥5次后外观平整度3.5级;洗涤干燥5次后接缝外观3级;洗涤干燥5次后褶裥外观3级;水洗尺寸变化率为±3%。1)      卫生指标:由于免烫产品主要是采用整理剂进行整理的加工方法,整理剂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如果过量则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护人们健康,标准中规定了甲醛和PH卫生指标。其中,甲醛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      服用性能:经免烫整理的织物,其服用性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失。主要破坏形式表现为撕裂和折边磨损。由于织物的耐磨试验数据稳定性差,标准中选择试验方法成熟的织物的断裂强度和撕裂强力两项指标评定机织物的耐用性能,针织物考核顶破强力。另外,规定了本白和漂白织物的白度值,以此防止泛黄。丝绸类织物的耐用性仅考核抗移性能。耐用性指标是以产品的最终用途分类规定的,且是对洗涤前产品的要求。最低档要求的断裂强力160N,撕裂强力为7N。白度要求洗涤前后的产品均应达到70%。


6.结语随着人们对生产的面料、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免烫性与植物的抗皱性不同,不能归于抗皱性。织物的免烫性是一种湿态与干态下的回复性,是纤维的润湿膨胀。湿、干态时的回复性是影响植物的面啊唐姓的关键因素,其他的外部因素同样也影响了织物的免烫性。免烫性的测试性方法与样照对比,有主观因素,认为误差大。在本文实验中介绍湿折痕回复性的指标测试,其方法与折皱性的折痕回复角的方法相同。为了提高织物的免烫性,各种免烫整理也在研究中。目前较有前景的是无甲醛整理剂的研究,例如,BTCA无甲醛免烫整理棉织物,环氧树脂整理。参考文献:【1】 陈松,免烫整理的现状及展望【J】 四川纺织科技,2000(3);1-3【2】 于伟东 纺织材料学【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318-319【3】余序芬 纺织材料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274-275【4】姚穆,周锦芳,黄淑珍,等 纺织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0;576-585【5】张玉惕,纺织品服用与功能【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111-112【6】周敬,于永玲,张亚慧,BTCA免烫织物在洗涤过程中免烫性能的衰变【J】纺织学报,2008,29(6);85-87【7】商成杰,功能纺织品【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357-362来源网络

完整图文下载,请点击:

Dylanwang 发表于 2015-3-13 10:52:56

学习。之前试过竹纤维和棉混纺等,效果不佳,还是得加助剂

starfu 发表于 2015-3-13 11:46:23

总结的很好,学习了,谢谢群主的分享!

caohui 发表于 2015-3-19 22:53:39

拜读完毕。作者阐述很细致精辟,好文。随着时间发展,又要补充新东西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织物免烫性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