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代尔耐磨,三个摩擦头磨出来差别比较大,怎么办
中国纺织服装检测群(QQ群号:45756834)群内话题,摘录如下:马丁代尔耐磨,三个摩擦头磨出来差别比较大,怎么办比较麻烦,两种可能:1、三个磨头面与重锤轴心线不垂直,2、重锤杆上下活动存在摩擦力。
这个有三种原因,1、仪器平整度,2、面料纱织不均匀,3、仪器问题
轨迹曲线如何
三头对不起来与曲线轨迹关系不大 但直接影响测试结果
如何检查这些问题
直接用厂家配备的画笔,然后下面用白纸,上面压重一样,画一个周期看看三条曲线的深浅大概可以判断是否机器有问题
曲线不一定能看出问题,深浅很难判断 倒是你说的第二种可能性大一点 重锤杆摩擦力不一样
如果存在不垂直,会出现局部曲线断续状
我们的仪器有一个头,始终比其他头程度轻些 后来发现,这个重锤杆没有其他的那么顺
是的,如果重锤力不能完全施加于式样上也会比其他磨的轻
这个如何检测呢
没有工具用手感 把大的磨头放下面然后杆子对着孔,自由下放,如果转不同角度下放感觉没什么摩擦力就比较好,反复多试几次
此话题仍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
这种情况相信做马丁代尔磨损的朋友们都会遇到吧。
同一样品,按照ISO12947-2标准的7.3条款,至少应该取3个,实践证明,3个样品极少会是同一终止点断纱的。
下面继续分享最近的分析结果。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样品,在同一耐磨仪的不同磨台上,终止点的差异有时会很大!
依经验判断,这种现象应该与以下几点有关系:
1.样品的不均一,特别是一些复杂组织的,不同的位置的纱线可能粗细度有差异;平纹面料通常再现性会好一些,但有时差异也挺大;
2.磨台问题:磨台与样品夹持器的水平度是否存在问题;
3.终止点的认定:究根结底,耐磨的最终结果在于终止点的判定,终止点来的晚,数值变高,终止点来的早则反之。 分析如下,全部转为图片格式
一步一步分析给大家看
请大家往后看
这是第一个样品的结论。 以下样品分3次进行测试,以求终止点的再现性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的明白,有不清楚的欢迎讨论交流哦 继续分享! 再看这样棉布样品的第2次试验,每次都是8个样品哦,因为大荣的YG(B)401E只有8个磨台哦! 这里说的装样方式有些许差异,使用耐磨仪自带的辅助装样装置的话,夹持器中的泡沫塑料将会压的很死,所以装好的样在夹持器上看起来很平,而不用辅助装置的话,纯手工来装样,不用压,这样装出来的样品在夹持器上看起来略呈球状,因为样品下面的泡沫塑料没有没压死,摸上去仍然有一些弹性。
这个细节标准中是没有说明的,但我看SGS应该采用的后者,所以装上去略还球形。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够理解我说的这种细节~ 请再往下看! 继续分享! 棉印花样品的第3次试验 这次是应该更称羊毛磨料的,但考虑实验成本,将羊毛磨料反过来装在正面,未经磨擦的一面与试验样品接触。 再来! 继续分享! 这次的终止点较为平均,原因是在其中一个样品被确定到了终止点后,其它类似外观的进行了拆样,大部分在夹持器上看到的不太确定(到了终止点)的,或者有些只能确定断了一根纱的,拆下来对光看的时候,其实不至2处的纱线已经完成断掉了。
所以,在这个转数将样品尽数拆下,发现仅有一个样品不太明显判定彻底断纱外(即将完全断掉),其余样品全部已到了终止点,但是这些样品在夹持器上用10倍放大镜,20倍放大镜都无法确定是否到了终止点。 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