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FZ/T 81007《单、夹服装》新旧标准的探讨
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纺织品的投入不断加大,作为服装领域一大亮点的单、夹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在2012年12月28日发布了fz/t81007—2012《单、夹服装》(以下简称新标准),代替了fz/t81007—2003《单、夹服装》(以下简称旧标准),并于2013年6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是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增加了多个项目的考核指标。为了更好地理解执行此标准,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对新、旧标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供探讨。1适用范围作了修改
新标准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由以棉、麻、丝、化纤及其混纺织物为原料修改为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删除了“成批生产”。同时增加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的规定,此次修改使应用范围更加明确,以避免出现标准误用的情况。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不同
首先,新标准中的标准基本都是无年代号引用的,即所引用的标准为最新版本。其次,新标准中增加了新增项目的引用标准,完善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同时,新标准中删除了部分引用标准。
http://www.xianjian315.com/upfiles/201403/20140312094502292.png
3增加和修改了产品的技术要求
3.1使用说明 成品使用说明中增加了gb18401的规定,即标注了服装的安全技术类别。
3.2号型规格 号型设置中增加了gb/t1335.3的规定,且成品主要部位规格增加了gb/t1335.3和gb/t2668的规定。
3.3外观质量
3.3.1纽扣、拉链及附件
新标准中对纽扣、拉链及附件的要求更为严格。除了旧标准的规定外,新标准中纽扣表面光洁、无缺损,附件应无尖锐点和锐利边缘,拉链啮合良好、光滑流畅。
3.3.2经纬纱向 新标准中裤子的允斜程度由“≤1.5%”修改为“≤3%”,并且删除了旧标准中色织格料纬斜不大于3%的这一技术要求。
3.3.3对条对格 新标准比旧标准的要求更为严格,裤前中线由允斜“≤1.0cm”修改为“≤0.8cm”,且增加了条格花型允斜程度不大于3%。
3.3.4色差 新标准中对覆粘合衬所造成的色差不进行考核。
3.3.5修改了外观疵点的考核指标新标准 总结了不同疵点在1号部位、2号部位以及3号部位的考核指标,增加了双经双纬、色档及散布性棉结、毛粒、粗节、竹节的考核指标,对各部位允许疵点的程度进行了说明。
3.3.6补充了缝制的考核要求
在旧标准中,明暗线的针距密度笼统地规定为3cm不少于12针,而新标准中将明暗线分为细线和粗线,并且针距密度要求也不同,细线要求不少于12针/3cm,粗线要求不少于9针/3cm。同时,除了要满足旧标准的要求外,新标准中还增加了绱袖平服,前后基本一致;袋与袋盖方正、圆顺;袋口两端应打结;滚条、压条要平服、宽窄一致;装饰物(绣花、镶嵌等)牢固、平服;裤子侧缝顺直,扭曲率不大于2%等规定。
3.3.7修改了成品主要部位规格允许偏差新标准中将腰围的允许偏差由“±1.0cm”更改为“±1.5cm”。
4理化性能
4.1安全性能指标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品质量意识的增强,人们在要求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因此,除旧标准中已有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甲醛含量、ph值、耐干(湿)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指标外,新标准中还补充了耐水色牢度、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异味等基本安全技术项目的考核,并规定对甲醛、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指标不再规定具体数值,均按照gb18401的相关规定执行。
4.2色牢度 新增面料和里料色牢度项目的考核指标(见表2)。
新标准中,耐湿摩擦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的考核指标有细微调整(见表3),并且新标准中对深色和浅色有了更明确的规定。
4.3修改了成品主要部位缝子纰裂考核指标
旧标准中,丝绸产品及平方米质量在50g以下的产品缝子纰裂程度按gb/t18132的规定执行,而新标准中规定,织物平方米质量在52g及以下的纰裂程度指标按gb/t18132,且新标准对缝子纰裂稍微降低了标准要求(见表4)。
http://www.xianjian315.com/upfiles/201403/20140312094502853.png
4.4新标准中增加了洗涤干燥后外观质量的要求洗涤干燥后外观质量的要求见表5。
5检测方法的修改
5.1检验工具的修改
首先,新标准对钢卷尺的精度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分度值为1mm,而旧标准的要求只是钢卷尺。其次,新标准中采用经洗涤后外观平整度样照和接缝外观平整度样照,规定了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gb/t4841.3),删除了旧标准中的精梳毛织品起球样照、粗梳毛织品起球样照。最后,新标准增加了胸架。
5.2外观测定的修改
新标准增加了扭曲率的测定方法,同时对检测过程中的客观环境条件以及检测人员都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5.3理化性能检测方法的修改新标准规定水洗尺寸变化率测定方法按照gb/t8630规定,采用5a(面料含毛或蚕丝≥50%的成品采用7a)洗涤方法,干燥方式采用悬挂晾干,并随机抽3件样品,结果取平均值;在耐皂洗色牢度的检测方法上,新标准更加明确地规定耐皂洗色牢度按照gb/t3921—2008中方法c(3)[蚕丝、再生纤维素纤维、麻、锦纶、毛及混纺织物按gb/t3921—2008中方法a(1)的规定测试];在起球测试方法上,新标准较旧标准笼统的检测方法有了更细致的规定,新标准要求磨毛织物、精梳毛织品按方法e,松结构精梳毛织品、粗梳毛织品按方法f,其余按方法d进行。
6检验分类规则
旧标准中成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一般型式检验和型式检验,新标准删除了成品检验分类中的一般型式检验。充实和完善了成品质量缺陷判定依据,对严重缺陷、重缺陷、轻缺陷的划分更加详细、明确,有利于测试人员对缺陷的判别。单件外观的判定要求进行了修改。合格品的判定要求中删除了“严重缺陷数=0,重缺陷数≤2,轻缺陷数≤2”。
7附录
附录分为附录a、附录b。旧标准中的附录a为缝口脱开程度试验方法,参照采用fz/t20019—1999《毛织物缝口脱开程度试验方法》。新标准中附录a为接缝性能试验方法。纰裂是服装在穿着过程中受到拉伸力的作用,在接缝处面料纱线产生经向或纬向滑移,致使封口脱开的现象。从新旧标准附录a比较中不难看出,不管是从原理、试验环境、试样要求与制备还是试验步骤,新标准更具体、更贴合实际使用。
8结束语
fz/t81007—2012《单、夹服装》增加了产品安全技术以及在适用范围、使用说明、理化性能、外观检验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更新和调整。新标准的制定符合国际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体现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协调配套”的原则,标准更加完善合理,更符合产品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也便于检测机构规范操作,同时也体现了标准从生产指导型向消费指导型的转变,但一些细节问题仍需继续改进和完善。新标准未对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提出明确的要求,且纰裂的考核要求有所放松,这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品牌定位,制定合理的内控指标。
(作者单位:西安纤维纺织品监督检验所)来源中国纤检杂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