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织缩率的一个疑问?
今天在看FZ/T 01091-2008 标准时发现,在这个标准中给出织缩率的一个定义是纱线的伸直长度与在织物中该纱线两端距离的差与后者的百分率。 公式为 (纱线伸直长度-纱线在面料中的长度)/纱线在面料中的长度。而在FZ/T 01091-1999标准中 织缩率公式为: (纱线伸直长度-纱线在面料中的长度)/纱线伸直长度
回缩率的公式为: (纱线伸直长度-纱线在面料中的长度)/纱线在面料中的长度。
这样我就不理解了,为什么定义和公式都变了! 个人感觉08版的标准的定义和公式有点不合理! 所以请教各位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据了解,08版中还是特地改成这样的 好多教材中似乎是老标准中的那种计算公式,织缩率=(纱线伸直长度-纱线在面料中的长度)/纱线伸直长度
如今的这个2008标准中似乎是回缩率的计算公式了
不知其他人如何看的?
(回缩率和织缩率,如同回潮率和含水率的计算转换) 按着08版的公式来说,已知织缩率的条件下,更能直接准确的算出用纱量。 但这种大幅度化应该在标准中给个说明才对!
页:
[1]